“文房四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四宝之一的砚台,文化地位独特。然而有一种砚,汉时早已成名,丝豪不逊于其他任何名砚,但在封建时代后期几乎被后世所遗忘,它质如玉、声如磬,发墨如脂如膏,宋代书法家米芾甚至在《砚史》中将其称之为“名砚之首”,但却与无缘四大名砚之列。这就是黄石砚,一种被遗忘的历史名砚。
近年,河南南阳作这现代“砚匠”的任永廷等人秉承祖业,率先将沉寂千年的黄石砚推出国门,作为工艺美术大师,任永廷肩负重现“名砚之首”的重任,每日忙忙碌碌却诚惶诚恐,生怕有负重托,愧对先祖。
黄石砚好在何处?因山得名成砚之“上品”
黄石砚的产地黄石山,有一段颇为离奇的故事,这给黄石砚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黄石山处所的位置,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间,一直是“夏路”的咽喉之地,按照今天民众的思维,人多的地区,应该信息发达,传播途径广,也就是说黄石砚应该是出名的。但事实上,它的名气远不如其他砚石。
黄石砚产自河南方城境内的黄石山,山虽不高,却有北武当之称。700米的海拔极具灵气,每年农历三月三、九月九的古刹大会,都会引来数以万计的善男信女。当地人称,当年道教仙翁黄石公,数次将鞋扔至桥下,张良尊老,数次将其拾回,并将其穿上,黄石公看孺子可教,便传授兵书给张良,张良得其精髓后辅佐刘邦建立了大汉基业。黄石山由此得名。
此外,相传葛玄仙翁、真武帝君及张丰三先后在此升仙或修炼,民间传说中的《桃花庵》也出自此山。现有的张良拾屐拜师的仙人桥与桃花庵遗址,虽无法证实其真伪,但它们的存在,与楚长城遗址一道,成为当地厚重的文化资源,令当地人自豪,也给黄石砚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作为秦岭的余脉,伏牛山延伸到方城,已没有北方山脉雄伟的气势。作为伏牛山最东端的黄石山,夏末秋初,西望伏牛,莽莽苍苍,南眺桐柏,若隐若现,晨观日出,暮看云海,着实是一幅状美的画卷。生产砚台的村庄,就出自这样一个风丽如画,却仍偏远的山村——砚山铺。
砚山铺并不大,却有着上千年的制砚史。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砚山铺的闰女不纺花,人人都会刻砚瓦”,无论男女老幼,砚山铺的村民在过去,人人都曾参与制砚。据说砚山铺原不叫砚山铺,叫研山村,宋时大书法家黄廷坚畅游黄石山时,途经研山村,看到各家各户刻磨石砚堆积如山,而将村名易为砚山铺。
黄石山上,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陡峭的山涧蔓延,没有人能想到,千百年来,米芾笔下的“名砚之首”,就是由这条小道肩扛背背,运至山下,再经加,摆到文人雅士的案头。
在古人看来,黄石砚石质如玉、贮水不涸、其声如馨、其色多变、发墨如油、如膏如脂。而在现代人眼中,它以古老沉积岩为原材料,石质优质细腻,用手触摸,温韵不涩,2.6-3.0的硬度,是制砚磨墨的最佳材质。从颜色上说,它又有紫、青、青紫、墨等多种色彩,少有的凤眼石更是大自然鬼斧神功的杰作。因此,明代张应文在《论砚》中称其为“砚石上品”。
多因至其沉寂千年
在中国古代的书写工具中,砚台是必须品,早在汉时已有瓦砚、陶砚、玉砚、铁砚和漆砚,晋时有出现了木砚、瓷砚、铜砚,唐代以后石砚与泥砚被广泛采用。
“在诸多的砚台材质中,石砚还是最为普及的,特别沉积岩,天然就是为的制砚最佳的材料。”有着二十年制砚经验的任永廷介绍说:“它取材广泛,山东的紫金石、龟石砚,大汶口一带的燕子石,即墨的田横石、温石,蓬莱的砣矶石,安徽宿县的乐石,在中国能够制砚的石材不下50种;其次每种石材经工匠之手,都有传世精品。”
任永廷说:“并非自夸,当地的岩石材质是天然就是制砚的最佳材料,除了石材发墨如脂如油之外,独有的凤眼石是当地一绝,倘若雕琢得当,不乏传世佳作。”
为了弄清黄石砚的来龙去脉,任永廷对当地黄石砚进行长达十余年的研究,最后他发现,黄石砚的兴衰都与方城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着莫大的关联:“方城曾是古夏路的咽喉之地,可以说是兴也夏路,衰也夏路。”
作为秦岭的余脉,伏牛山延伸到南阳,特别是到方城,早已没有北方山脉伟岸的气势,。大别山系的桐柏山在此与其偕手,两山交会之处形成的缺口,成为出入巴蜀的咽喉之地。在冷兵器时代,方城军事上的地位,早在春秋时期的楚,已被先民所熟知,楚人为抵御所修筑的长城,被专家认定为中国最早的长城。
黄石砚的产地砚山铺便处在这样一个军事要冲之地。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夏路最早修筑于舜帝时期,是中原通向四方的道路,也是西南进巴蜀,东接宛城,西北入秦等关道的中心,这在一条条官道上,至今天还留下许多历史遗迹。
此外,由此向东的南阳盆地,历史上一直经济发达、土地肥沃。
“经济的繁荣与交通的便为,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有购买实力,运输上便利,之信息传播方便,使黄石砚在唐后,被文人雅士所熟知。”任永廷认为,“诸多因素让黄石砚在明之前,被广为采用,且名躁一时。特别是在宋时,更被米芾、黄庭坚等人推山吵闹崇。”
“黄石砚在宋时,名气已达到顶峰,但在顶峰的同时,就预示着,他要被淡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唐之后经济重新开始南移,是重要一方面。”任永廷一直认为,黄石砚风光不再的原因有多方面,除了砚石品种多之外,还是历史上至此的名人不多,拥有黄石砚的名人也寥寥无几,“没有见过,就不可能有好的评价,相反,其他名砚,多靠名人‘吹捧’。”任永廷的看法虽有便颇,却有几分道理。
秉祖业有望复兴
千百年来,砚山铺的制砚工艺从未间断,既便是战乱时期,制砚在当地一直口述相传,传延至今。在砚山铺,提起磨砚,几乎每个人脸上充满自豪,人人都能露两手,家家户户都有磨砚史。在他们砚山铺人的眼中,制砚是一门能养活人的手艺,自己只是砚匠。
同样的石头,砚台的制造都就没有玉石的雕琢者那么幸运,自古就有名玉名匠,却没有一个砚匠被人铭记。尽管今天也有人被官方认可为工艺美术大师,但与琢玉者相比,名与利相距甚远。
“自古以来,只有名砚,而无名匠,如果为了名利,很多人都不会去再去做。”在任永廷看来,黄石砚不但是工艺品,也是一项民间工艺,一种文化遗产,如果失传了,他将愧对先祖。
在砚山铺,任永廷只是一个代表,之所以他被人关注,更多的原因是他近年来在向外介推广宣传黄石砚,做出了较多的成绩。他曾找多个专家论证,曾在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点会,同时也把方城的黄石砚推广到地韩国、日本等国家。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