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老艺人王世英指导工人烙制筷子(资料图片)
精美的烙画让人流连忘返 本报记者 王平 摄
“北京人快喝上南阳的水了,得让北京人知道咱南阳烙画也是这么好!”“要是能在北京办个烙画展就好了。”
9月12日,天空飘着细雨,但南阳市烙画厂内人流不断,作为省级非遗南阳烙画的传承者,南阳市烙画厂为庆祝建厂60周年举办的烙画精品展,展出的近百幅烙画,吸引不少南阳人前往观看。
烙画,既能表现国画的细致工笔,也能展现国画的粗犷写意,还可兼有西画的素描和水彩技法,版画的雅情意趣也能包蕴,素以南阳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之首而蜚声海内外。
烙画美,惹人醉
9月12日上午,前来欣赏烙画展的市民络绎不绝,山水、花鸟、人物……市民们在一幅幅烙画精品前流连忘返,赞叹不已。
看,这一幅《伏牛风光》,画面线条勾勒精细,形神兼备,似有缥缈逸荡、千变万化的云海,又似有艳霞满天、层林尽染的胜景;这一幅《四季平安》,画面以一束南阳市花月季和一个精美的花瓶组成,整幅画线条流畅,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体现了繁盛充盈、典雅秀润的境界。伏牛在南阳卧了多久?街头的月季花开了多少遍?看看这些原创的烙画作品,你会由衷地感到“南阳美,惹人醉”。张女士说她在南阳生活了快70年,用过烙画筷子、烙画尺子,她此次专门过来买了一幅宣纸牡丹烙画,准备送给北京的一个朋友,“北京人快喝上咱南阳的水了,得让北京人知道咱南阳烙画也是这么好!”还有人建议,“在北京办个烙画展吧”。
60年的这份记忆
在烙画厂院内,十数个展板,把南阳烙画的“前世今生”展现在参观者面前。
在南阳,关于烙画起源的说法不少,但有确切民间传说记载的,始见于西汉末年。相传当时南阳城里有一位叫李文的烙画工匠,无论是尺子、筷子、还是手杖、扇坠,经他一烙烫,各式各样的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栩栩如生,跃然其上,人称其为烙画王。
而真正有据可考的,是在清光绪三年(公年1877年)。据志书记载,擅长绘画的南阳人赵星三在一次吸食鸦片时,烟瘾过后,顿生画兴,以烧红的烟扦代笔在烟杆上信手烙烫作画,得一小品,喜出望外,继而又在其他木玩上施艺,得意之作,馈赠好友,久而久之,烙画逐渐成为达官贵族馈赠佳品,以至作为贡品进入清廷。
据一位烙画老艺人介绍,上世纪20年代,烙画已成为南阳颇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品而享誉国内。当时,南阳城内有专卖烙画的店铺六七家。其中以方玉堂的“福聚恒”最为有名,生意兴隆时,日进斗金,产品远销京、津、西安、开封等地。到上世纪40年代初,单“福聚恒”一家,店员艺人已有三十多人。1928年《河南新志》把南阳烙画列为“中州特产”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烙画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组织流散艺人成立了南阳市木质章盒互助组,后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南阳市烙画厂。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烙画艺人以铁针为工具,在煤油灯上炙烤进行烙绘,主要为筷子、尺子等小件日用品作装饰。后来,制作工艺和工具不断改革,由“油灯烙”改为“电烙”,先进的电烙笔可以随意调温,从而使这一古老的创作方式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表现能力,作品由传统小件日用品,发展到四扇屏和巨幅长卷烙画;用料从冬青木发展到宣纸、绢绸等。后来,一批具有绘画实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校学生陆续加入烙画行业,南阳烙画艺术工艺日臻完善,声誉日隆,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
这可是咱的骄傲
烙画厂退休老职工方金绪说:“烙画,不仅是南阳三宝,也是咱的骄傲。”
1959年,老一代烙画大师王世英、田子秀、牛金星等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烙制的《黄河在前进》大型木板壁画被人民大会堂悬挂和收藏。烙画筷子、烙画家具等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曾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今,在日益繁荣的物质市场面前,烙画,一直在现代生活中寻找它的新角色。
市烙画厂厂长李哲告诉记者,烙画厂采用标准化生产,大师化创作,品牌化经营,一方面走“平民路线”,一方面走“精品路线”。新一代的烙画业者十分注重画外功夫的修养,他们在工艺上博采众长,在创作上重视深入生活搜集素材,重视艺术的独创性,提高了烙画的表现力,拓展了烙画的文化包容,卢合语、裴天英、王白伟等在中国烙画界乃至工艺美术界都是大名鼎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阳烙画,不仅挖掘了中国手工业产品的潜力,也完善了与西方油画、中国国画、民俗风情画间的衔接和拓展……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