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力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指出,从基本遵循看,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从战略目标看,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从基本路径看,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发展;从根本目的看,高质量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为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产业是推动发展的原点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目前,我省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其关键是产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不优,产业竞争力弱。从发展重点看,高质量发展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四个协同”把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拓展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更加强调了现代技术、知识信息、现代金融、人力资本等高端要素的重点投入,更加注重要素优化配置以及达到有效组合和协同发力,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个协同”发展也是基于我国现实问题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问题导向和现实针对性。近年来,经济发展出现了“脱实向虚”、实体经济与金融和房地产发展失衡、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等突出问题。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还没有形成有效组合配置到实体经济中,各类要素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因此,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资金、人才、技术、信息、政策等要素组合起来,合理配置到实体经济中,加快“四个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推动河南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着眼于“四个协同”的内在要求,着力打通“四个一公里”,加快促进河南产业转型升级。 打通“最先一公里”,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破除阻碍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机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打通“最硬一公里”,着力振兴制造业,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实现政策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基础,是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我省制造业大多属于传统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还较低。必须进一步优化产业政策,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进河南制造业“三大改造”。在做优做强五大主导产业的同时,重点培育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 打通“最难一公里”,强化人才开发应用,提升人才保障水平,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需广聚天下英才。要通过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促进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的高度协同。河南必须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开发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形成一批创业人员、创新人才和高素质技工队伍。特别要聚焦“高精尖缺”领域,选拔和培育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和掌握交叉学科知识的复合人才。更加注重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完善创业就业环境,吸引在外的豫籍人才回豫创业就业。同时,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职教攻坚工程和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打通“最后一公里”,强化金融输血功能,加强金融服务支撑能力,实现资金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当前河南工业企业融资仍然主要来自银行信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占比少,这就造成我省许多企业融资成本与资产负债率较高。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金融豫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互补型的地方现代金融体系。回归金融本源,发挥资本市场、绿色金融、风险投资、保险等金融工具的功能,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效便捷、成本合理的融资服务。把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深化金融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资金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促进现代金融与现代产业协同发展。⑩4 (作者系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主任、教授)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