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坊:在传承中创新 河南禹州天合钧瓷坊创新炉钧烧制工艺振兴民族文化 “开窑!”5月22上午10时40分,在河南省许昌市神垕镇天合钧瓷坊(以下简称“天合坊”)的钧窑前,随着中国钧瓷工艺大师、天合坊董事长王金合一声宣布,工作人员打开窑门,一件件做工精美、流光溢彩的钧瓷工艺品从窑内传递出来,展现在众人面前。 “哇,天合坊的钧瓷这么漂亮,这么独特,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围观的众人瞪大了惊喜的眼睛。现场组织开窑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天合坊总经理王建红告诉记者,这是天合坊2020年第9次开窑,这一窑共烧制钧瓷工艺品77件,经过现场分拣、评估,共生产珍品钧瓷8件、精品24件、普通品37件、产次品8件。中午12时,在记者和众人的见证下,8件产次品被现场摔碎,全部进行销毁。 传承,承载钧瓷千年历史 钧瓷居于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首,其烧制工艺始于唐朝,盛于宋朝,后因战乱和宋都南迁,失传数百年。其遗址位于古都许昌市下辖的禹州市神垕镇。 王金合1942年生于神垕,16岁跟随钧瓷老艺人学习烧制技艺。为把钧瓷烧制工艺传承下来,从20世纪80年代起,王金合就在自己家中建了座窑炉,开始钧瓷的研烧。从仿宋、仿清到现代钧釉的研发,王金合一一涉猎。从1976年到1985年,经过10年上千炉的烧制和探索,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败,终于摸索出了清朝后期钧瓷官窑中炉钧的烧制技术,其产品受到了国内著名陶瓷专家的高度认可和赏识。
为弄清炉钧的发展历程,王金合遍访禹州当地的钧瓷老人,每有全国各地的陶瓷专家、教授到来,他必恭候请教;外出参加陶瓷会议,他总要见缝插针向专家们讨教学习。多年来,他持之以恒,将所积累的知识串联、整理,官窑炉钧产生、崛起、泯灭的脉络在他的脑海里慢慢清晰起来。 “抢救炉钧、抢救民族文化,是钧都人的神圣使命!”从1990年起,王金合扑下身子,窑里、泥里、釉里、灰里,摸爬滚打,在瓷泥、釉料和烧制工艺上反复研制,这一干又是整整16年。 2006年6月,王金合的一座容积5立方米的升焰式钧窑在神垕建成,实现了他多年来的梦想。此后,王金合的钧坊珍品迭出,喜讯盈门。在2006年11月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河南省中小企业服务局主办,禹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禹州中国钧瓷文化节暨宋代钧、汝、哥、官、定五大名窑作品展评中,王金合参展的4件炉钧工艺品,一举夺得4个大奖,震憾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陶瓷收藏家,“炉钧大匠王金合”的美名也在中州大地不胫而走。 创新,展现钧瓷文化魅力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王金合熟练掌握了各种釉之间的配方特性、张力、熔融要求、收缩比例,以及在不同温度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气氛里所产生的理化变换效果。他还通过不断创新和反复实践,调整釉方配比,在传承传统炉钧色彩基础上,烧制出了翡翠绿釉、高梁红釉、桃花片、金斑釉等名贵釉种。
“作为一名钧瓷艺人,要思考传承和创新,更要思考如何为钧瓷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王金合告诉记者,“钧瓷之美在器型,更在于釉色,其特点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艺人应该不断探索钧瓷的釉色之美,致力于将钧瓷没有出现过的色彩烧制出来。” 步入天合坊的钧瓷展厅,一件件作品在射灯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一幅幅油画,五彩缤纷,自然天成。 “你看这个莲花樽。”王金合手指展架上的一件作品给记者讲解,“作品颈口犹如绽放的莲花,亭亭玉立,整体造型壮丽浑厚,精致尊贵;釉色红绿相间,变化无常,犹如举世罕见、闻名遐迩的红海滩。细细品赏,如置身在雄伟壮阔的芦苇荡,再加上碧波浩渺的芦苇,数以万计的水鸟和一望无际的浅海滩涂,自然的窑变成就了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的结合,给人无限的遐想。” 王金合的讲解让人大开眼界。确如其言,这些保存在天合坊展厅里的作品,在烧制过程中通过自然窑变,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美景图案,既有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又有雨雪冰霜、飞瀑流泉,还有人物形象、飞禽走兽;作品淡雅、深邃又流光溢彩,端庄、古朴又雍容华贵,赏之具神采、品之有神韵。有学者评论说,王金合的炉钧再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创烧出一种独具特色的钧瓷新品,把炉钧烧制工艺推向了一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崭新高度。 “对于我自己来说,烧制钧瓷就是一条对艺术的不懈探索之路。我不想走别人走过的路,而是要开创属于我自己的风格。作为钧瓷艺人,没有创新是不行的。像我们熟悉的豫剧,有着众多不同的流派,我们钧瓷行业的大师们同样可以自成一派,而不是千人一面,只有这样,才能开创钧釉百花齐放的局面。”谈及钧瓷工艺的创新与发展,王金合这位经历岁过岁月磨砺与沉淀的国家级钧瓷工艺大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有着更加深邃、独到的见解,他那刚毅的脸上时时刻刻都充满着自信。(孙中杰)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