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丁新科 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博览会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展品中,既有有形的商品,又有无形的服务;大到近200吨重的龙门铣,小到与硬币相当的心脏起搏器;高端如价格近2亿元的意大利直升机,朴实如墨西哥的辣椒酱、菲律宾的芒果干…… 初步盘点此次进博会,可谓特点鲜明。首先是规模大、供需两端发力。供给方,3000多家企业参展;需求方,全国各地组建近40个交易团,数十万采购商列好清单整装待发,供求双方有效对接。其次是瞄准高端制造与服务,高端机床、药品器械、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是采购的热门。其三是保障措施得力,财政部对进口博览会展期内销售的合理数量的进口展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按应纳税额的70%征收,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其四是线上线下齐行动,各大电商平台也加入了这场“全球购”的盛宴。 进博会期间,我省将举办两场专项活动,一是河南省交易团采购需求发布暨现场签约会,二是河南网上丝绸之路对接采购暨现场签约会。经过精心的准备,相信此行一定会收获满满,为河南高质量发展蓄积动能。 此次进博会可谓恰逢其时。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进口货物与服务的需求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产业要升级,对智能数控机床等高端制造设备的进口需求会更迫切。我们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包打天下”,都拥有质价相当的替代品,高端制造更需要技术的积淀,在我们还处于学习与摸索阶段的时候,引进无疑是最现实的选择。 消费升级、服务升级,同样呼唤扩大进口。仅以河南为例,这是一个1亿多人口的巨大市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愈加热切。智利的“车厘子”在超市受到热捧,澳洲的牛肉、欧洲的红酒,早已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尤其是红酒,通过多年的口岸建设,价格变得越来越亲民,激发了实实在在的消费需求。为了提升健康服务水平,一些医院也需要进口大型医疗设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随着全国层面进一步降低关税、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加快跨境电子商务之类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等措施的出台,随着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持续推进,以进口拉动内需、以出口促进创新,进出口并重,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市场资源,挖掘经济新增长点,将使我省经济发展的韧性大大增加,潜力显著增强。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