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富含太极韵味、动作简单清晰的新编太极拳普及套路——太极(八法五步)与最新的武术搏击新模式“功夫”在8月11日的第三届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上一亮相,立刻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和媒体的闪光灯。 作为本届大会的亮点,这两个展示项目不仅让大家对中国武术有了新的感知,也渐渐发现了近两年中国武术改革创新的方向——满足群众对武术健身的更多需求、增强武术赛事的观赏性。 崭新太极文化性、健身性、简易性兼具 对于百姓来说,选择武术项目健身其实面临更多的是无从下手。 以最为大众所知的太极拳而言,目前有陈杨吴武孙等多个门派,其套路、形式各有不同。太极拳在大众普及推广中,这些本是优势的丰富套路,却成为阻碍很多人接触、习练的障碍。上世纪50年代,由当时的国家体委编创了24式简化太极拳,60多年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一度成为普及面最广、习练人群最多的中国武术拳法套路。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健身方法与科技层出不穷,24式简化太极拳虽然编得很好,但对于年龄大、体质弱,或缺乏一定运动基础的人来说,仍有一定难度。对于武术管理部门来说,这些情况在近年的武术推广普及工作中也早已掌握。 2017年天津全运会,群众太极拳和竞技武术比赛相继成功举办,群众对太极拳及武术项目的热情和期盼,让管理部门意识到,武术项目进行改革创新,适应新的健身、推广形势已迫在眉睫。太极拳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拳种,当仁不让地被推到首位。 经过近一年的理论、技术、规则准备和研究,崭新的太极(八法五步)在第三届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上首次向社会展示。担任本次大会的套路裁判组总裁判长、天津理工大学教授苏长来认为,太极(八法五步)是契合太极拳特点以及动作内容的实际叫法,它符合太极拳规律,最重要的是它集中了太极拳各个门派中具有代表性、共性的优秀动作,并进行了简化。 实际上,太极(八法五步)正是在24式太极拳等一些较为普及的太极拳套路基础上,将太极拳中具有共性和最为核心的“八法五步”技术内容进行整理规范,即围绕太极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劲法,“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以及站桩和行进两种锻炼形式进行梳理提炼,从而形成了一套具有文化性、健身性和简易性的太极拳普及套路。 太极(八法五步)动作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涵丰富、易学易练,是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苏长来认为,八法五步更利于百姓学习掌握,适合老中青少各个年龄段人群,在社会上普及且更易行。 功夫继承光大中国武术金字招牌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几代华人在海外付出艰辛的努力,让中国“功夫”的名字在海外具有巨大影响力。对于中国武术人来说,不能让“功夫”失去光泽,而更现实和重要的是,将它继承和发扬光大。 与太极相比,本次大会上充分展现中国武术技击性的功夫的亮相,让人对中国武术搏击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大会对抗项目副总裁判长于万岭介绍,首先,功夫项目是对散打技术体系的扩容,它在散打“拳、腿、摔”技术体系上又增加了“肘、膝、拿”;其次,它注重强调最佳的技术搭配,与综合格斗(MMA)过于强调拿、摔相比,功夫的规则降低了这方面技术的权重。 在功夫的规则体系内,运动员可以在拳、腿、摔、肘、膝、拿上全面展示、全面发展。从体育的形式上看,功夫的观赏性更强,它避免了比赛中过多的暂停,避免了由于强调某一技术而忽略其他技术。例如,为了避免MMA在地面纠缠过多,功夫规则规定,倒地20秒后“拿”不住对方就要起来重新开始,而在进去“拿”的阶段后,击打技术就要停止。此外,功法的“拿”法不仅限于地面,在站立过程中也可以“拿”,目前已经有个别队员可以做到。 本次进行展示的运动员分别来自散打、自由搏击、泰拳、MMA等不同搏击项目,他们在刚接触功夫的学习训练时,难免带有过去原项目的惯性与痕迹,但随着时间越长,磨合得会越来越好。长期从事散打教学、训练工作的于万岭认为,在搏击项目中,当运动员的各种技术能够进行有效搭配时,就会呈现最佳的表现和最佳的观赏性,这些都将吸引更多受众。 于万岭说,功夫作为一门崭新课题,自去年7月启动,总局武管中心组建了专家组,进行了一年多的准备,“希望功夫项目在搏击舞台上,能展示出更精彩、更好看的比赛,吸引更多的受众。当然,关键是要把中华武术中技击的部分充分展示,只要坚持走下去,肯定会越来越好。” 武术改革创新脚步不会停息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杨战旗认为,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大家拿出看得到、摸得着,并且很实用的东西。从竞技上讲,要发展竞技性更强、老百姓喜闻乐见、在世界舞台能够展示中国风采的项目;从群众健身角度讲,要很好地满足老百姓健身的需求,提供符合老百姓需求、更贴身贴心的健身方式和方法。 太极、功夫无疑承担着这样的使命,这也是两年多来中国武术项目改革、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6年8月,总局武管中心印发通知,对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临场裁判员评分的操作办法进行微调,并在印发之日起开始施行。事实上,作为武术项目最核心和基础的两大领域,套路和散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规则体系、竞赛体系、裁判员体系等方面已逐渐完善成熟,为了进一步杜绝技术漏洞,减少人为因素,使武术比赛结果更加公平公正、透明可信,改革的方向从未动摇。 就在那次裁判法微调之前,武术散打项目的规则已进行了调整。新规则鼓励运动员运用综合技术主动拼抢、加强进攻、减少比赛停顿,切实增强赛事激烈程度和观赏性。这次规则修改也进一步统一了武术项目的国际国内规则,有助于我国运动员走向并适应国际赛场。 去年全运会期间,总局武管中心抓住全运会增设群众比赛项目的契机,将太极拳设为群众武术比赛项目,不仅为习武人群增加了一个展示、提升的平台,也用巨大的荣誉感增进了社会各界对习练武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有效带动了全国各地习练太极拳的氛围。 作为本次武术运动大会的展示项目,初次亮相的太极、功夫让所有人感受到中国武术的巨大潜力和魅力。武术推广、创新、发展的脚步仍会不停地走下去。本次大会后,太极(八法五步)的全国教学推广将全面铺开,总局武管中心还将组织专家赴各地巡回指导,形成太极习练高潮,真正体现武术项目在全民健身中的服务作用;而功夫也会进一步改进、完善技术、规则体系,在表现形式如拳台、服装等方面继续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和特色,让其更具有竞技性、对抗性、观赏性、民族性、世界性。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