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6.18”年中购物节虽已落下帷幕,但在购物节期间火起来的一个词,现在仍未降温,舆论还在关注讨论,它就是——电商专供。 从媒体文字的倾向性看,大多数人对“电商专供”持负面态度,认为这是企业和电商合作玩的猫腻。但也有人观点比较温和,认为这只是企业的一种营销策略,本着“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只要电商专供商品不存在质量问题,企业和电商营销不存在欺诈情节,就是合理合法的,没什么好指责。 事实上,后一观点更客观一些,它毕竟有事实依据。不久前,浙江宁波市场监管局和宁波市消保委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购买了40组对比样品,委托有关技术部门做检测,结果发现,所有线上产品均符合国家强制标准,使用性能也不存在差异。与线下产品相较,线上产品最大的不同在于价格要低不少。而这个较低的价格,却是通过“减配”换来的。比如,检测发现,不同渠道购买的标称美的C21-RH2133S多功能电磁炉,外观、功能标示是一样的,但是拆开以后发现,网购电磁炉比线下款少了一些电器元件;同样型号的松下吸尘器,网购的吸尘器吸口直径比线下的小10毫米。 显然,在电商专供问题上,依然是“买的没有卖的精”,同时它也让“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市场规律再次得到验证。作为“买的”的消费者,只关注了线上产品的“一分价钱”,却忘了逐利的“卖的”是要在“一分货”里过活的,再怎么便宜,他们也要从里面赚钱。明白了这个道理,下面再从专业角度讲电商专供商品的来龙去脉,或许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从“电商专供”商品的名称可以看出,它是网络购物不断发展,电商日渐壮大的产物。网购基于低价优势而兴盛,“电商专供”的“专”字当然也就体现了低价。需要说明的是,厂家和电商虽承认这类专供商品价格低廉,有部分减配,但他们一般不会认可“质量缩水”这种说法,更不同意将其视为“假货”。在他们看来,推出电商专供商品是一种经营策略,它基于网购大数据分析,比如厂家采用天猫的数据,分析顾客喜欢的功能、颜色等特点进行辅助决策,最终形成专供版时会与线下版有所不同。既然人们都认同了网购产品价格低这个先决前提,那么网上专供版产品的“不同”,必然会在功能、配置、材质等方面有所体现。比如,有的产品原先设计有20项功能,但数据显示消费者常用的只有10项,那么产品就可以进行聚焦,定制时就优先突出这些功能,体现差异化。所以,网上专供产品都是刚需的、实用的、高性价比的。 从厂商角度看,上述说法不无道理,而从消费者角度看,如果“电商专供”产品仅仅是因为更实惠而进行减配,他们可能并不会多么反感,但问题是,“专供”这事得让他们清楚,而事实上,不少商家并不明确告知这一点,消费者以为是以优惠价购买到了与线下一样的同款产品,而对比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因此对厂家和网店产生反感就是必然的了。而事实上,一些厂商不但不明示“专供”,还故意隐瞒这种情况。比如,有的“电商专供”商品外观编码与实体店商品完全相同,或者仅有细微区别,消费者不仔细观察很难辨识。 商家出于经营考虑,通过区别对待线下线上两个渠道,在避免两个渠道打架、维护两个渠道利益的同时,实现优势互补,这样做应该没问题,但前提是不能因此而损害消费者权益。品牌商及其电商平台销售商要保证网上专供商品质量的同时,还要履行明示“专供”等告知义务。若以“电商专供”为幌子,在商品功能、质量上做手脚,搞虚假降价、夸大宣传,不仅自家品牌信誉会被毁掉,网购平台也会被连累,其害至深。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