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标准委近日公布的2018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中,北京市海淀区正式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区域试点项目,这是北京市首个区域试点项目,也是今年北京市唯一获批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据介绍,此次试点项目建设期为3年,将于2021年4月前完成。海淀区将依托海淀区质量强区领导小组,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小组工作内容。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领导,明确各项任务时间表,部署重要标准化工作事项,研究决定重要标准化工作。海淀区质监局作为试点项目建设的牵头单位,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统计汇总,各相关单位根据各部门职责,按照方案落实相关任务。 海淀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在创新资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017年,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多达6000多家,占全国的1/10;“独角兽”企业37家,约占全国25%;新设立科技型企业2.1万家,约占全市27.3%。目前,这些企业已初步形成以移动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北斗与空间信息服务、云计算、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文化和科技融合等为代表的“6+1”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产业收入占全区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0%。海淀区还将对标美国2015年新版国家创新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等发达国家创新战略布局,聚焦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聚力打造全国乃至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 海淀区标准创制规模和质量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十二五”期间,海淀区企事业单位主导创制各层级标准5212项,包括国际标准86项,国家标准2513项,行业标准2412项,地方标准201项。其中,主导制定的ISO/IEC国际标准43项,在全国占比达26.9%;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占全国的比重为27.2%;主导制定的地方标准占北京市地方标准的28.3%。从产业分布来看,海淀区企业标准创制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标准、节能环保标准、下一代互联网领域,分别占北京市相应产业标准创制量的48.6%、45.9%及80.0%。海淀区也是从事标准化活动的产业联盟、社团的聚集区,区团体标准占北京市团体标准创制总量的88.7%。 据了解,依照试点项目建设计划,海淀区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等重点前沿产业,不断探索“科技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相同步”和“研发、知识产权和标准相结合”的标准化推进机制,总结形成标准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海淀经验”。同时,引导和规范各类行业协会、学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制定发布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推进团体标准与专利深度融合,开展团体标准的检测认证,促进团体标准的应用实施;加强政策激励,鼓励将高新技术领域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在海淀区率先落地实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先进标准的产业化、国际化。 “试点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海淀区高新技术产业在相关行业的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对将海淀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核心区具有重要意义。”海淀区质监局负责人表示,标准的制定权就是行业的领导权和市场的主动权。以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为载体,深度发掘标准对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将形成创新发展新动力,给经济发展提速增质注入新动能,为海淀区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国家标准委此次公布的2018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共有26个,其中区域试点5个,产业试点5个,企业试点16个。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