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建华 三横两竖的铁轨,勾勒出当年铁路的模样,铁轨下面“1904.6.1”的字样,记录着那个历史性时刻……走进胶济铁路博物馆,大厅里地面上展示的这个带有年代数字字样的铁轨,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观众的目光,更把人带到了那个曾经的年代——山东的第一条铁路是胶济铁路,东起青岛,西至济南,全程395公里,也是中国最早的铁路之一,1899年8月开工建设,1904年6月1日全线通车。 “我们博物馆的这根铁轨,就是当年胶济铁路的铁轨。”中铁文化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张永刚说。从这根铁轨出发,从博物馆一楼一路向上,不仅可以了解胶济铁路、津浦铁路山东段这两条山东最早的铁路对山东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影响,更能从中看到中国铁路发展和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山东铁路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济南站成为山东的重要交通枢纽,也让曾经的胶济铁路、津浦铁路重新焕发了生机,直接带动了泉城东部经济的发展。而随着京沪高铁的到来,“泉城”迎来了又一次铁路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我人生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参与了京沪高铁尤其是济南西站的建设。”回忆起曾经的历史,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一位政府部门负责人感触颇深。 十多年前,东强西弱的济南需要一座新城打开城市发展的空间,找到经济腾飞的新引擎。同样,一直被贴着“落后”标签的槐荫,需要一座新城作为强势崛起的载体。2007年,济南西站选址确定,让建设规划成为现实。 “应该说当初济南西站的规划设计是比较超前的,不仅面积翻了几倍,而且还预留了地铁的规划,提出了‘零换乘’的概念,才让今天的济南西站没有落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济南城建集团规划开发部主任柳家宁说。 作为一座依托高铁崛起的新城,交通枢纽奠定了济南西部新城无可比拟的优势,高铁、高速、长途客运、地铁等城市交通要素一应俱全。此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2016年,槐荫提出打造医养健康、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消费物流、智能制造五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省会发展重要增长极。 现如今,从济南西站放眼望去,一院三馆、恒大国际金融中心、济南报业集团大厦等构成的东西城市发展轴和南北腊山河串起的生态景观轴,成为这个新城的两条大动脉。截至2017年,槐荫区实现生产总值466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创3年来最高;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达72.7%。 胶济铁路博物馆的最后,是从木枕、石枕到铁枕共同组成的一段铁路,诉说着铁路发展变迁的历史。如同枕木的变化,泉城也在铁路经济的助力下不断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