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和投资表现疲软,制造业增长乏力,下行压力凸显。美国经济开始降温,欧洲经济持续低迷,日本表现相对温和,新兴经济体区域有所分化,金融压力略有缓解。 全球经济复苏下滑态势进一步得到确认 2019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下滑的态势进一步得到确认。一些经济体增长乏力,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继续萎缩。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商品贸易预计增长3.9%,较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全球直接投资减少19%,连续3年出现下滑。从先行指标来看,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景气指数降至96.3,较上一季度回落2.3个百分点,为2010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其中出口订单指数、汽车生产和销售指数、航空货物运输指数以及电子元器件指数等均出现大幅下滑。作为全球贸易风向标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自2019年以来不断下跌,截至3月中旬已下跌50%左右。与此同时,摩根大通公布的2019年2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仅为50.6,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3.5个百分点。该指数自2018年以来持续下跌,意味着全球经济复苏的下行压力不断显现。今年以来,国际组织已纷纷下调全年经济增长预期。 美国经济开始降温 2019年以来,美国经济未能延续上年的表现,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受库存下降、消费增速放缓、住宅投资下滑等因素的影响,预计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将大幅放缓。美联储货币政策取向由“鹰”转“鸽”,加息节奏放慢,“缩表”政策预计将于今年9月底结束。 欧洲经济持续疲软 2019年,欧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受内部风险上升、私人消费不振、外部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今年欧元区货币政策可能保持宽松态势。受“脱欧”不确定性的影响,英国消费和投资低迷,英镑大幅波动,对经济造成较大冲击。 日本经济表现温和 目前,日本经济表现尚可,但通胀仍然低迷,核心消费价格指数维持在1%左右,持续低于央行目标。由于10月日本计划将消费税从8%提高至10%,短期内可能会提前释放部分消费需求,推动上半年经济增长。若日本政府后续出台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可部分减少消费税提高对经济的冲击。日本央行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新兴经济体金融压力略有缓解 在美联储加息放缓、欧日央行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的大背景下,2019年第一季度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金融压力有所缓解,资金回流有助于本币稳定和资本市场的回暖。但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外需恶化、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对新兴经济体构成下行压力。从货币政策方面来看,2月印度央行意外降息25个基点,并把货币政策立场调整为“中性”,预示着未来可能有更多新兴经济体央行采取货币刺激措施。 值得注意的风险因素 今年以来,投资者紧张情绪得到一定缓解,金融市场有所回暖,但以下风险可能成为触发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 美国经济下行风险。美联储在3月议息会议的最新表态显示了其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当前美国减税效应正在消退,今明两年美国实施进一步刺激性财政政策的可能性降低。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可能再次引发政府“关门”。 资产泡沫风险。过去10年的低利率环境催生了全球庞大的债务。根据有关数据,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债务占GDP比重已高达318%,较10年前提高了33个百分点。其中,非金融企业债务的上升贡献了约1/3的增量,其占GDP的比重已达到92%的历史高点。与国际金融危机前不同,目前全球债务的上升并非主要由银行信贷推动,而更多的是来自债券的大量发行。一些机构已关注到这一结构性变化,警告可能存在的资产泡沫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