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惟一文特约摄影洪符 紫砂生于野,巧于手,成于火,它是有温度的,也是有态度的。河南省第八届、第九届养壶大赛中,有两款气质独特的“陈式水扁壶”,令人过目难忘。 第八届养壶大赛的“陈式水扁一式·心如止水”,壶身呈扁圆状,大胆设计大曲弯流,圆耳把遥相呼应,比例恰到好处,线条婉约中尽显张力,在雅静中诠释着心如止水、随遇而安之禅意。第九届养壶大赛的“陈式水扁二式·上善若水”,造型古拙而雅致,扁圆形壶体,短流势较直,钮如滴水,盖如滴水成波,蕴含大道至简、静中显动韵的上善若水之意。壶身配上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学峰的禅意人物刻绘,更显清雅气质。 心如止水、上善若水,两款韵味十足的壶背后,是一位如水般的江南女子。宜兴翰韵陶紫砂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卫琴,自小喜爱紫砂艺术,学校毕业后便师从紫砂老艺人邵德华学习光器制作;后因缘际会,受到花货泰斗蒋蓉和多位名师提携指导,潜心紫砂壶艺研究和制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刻苦钻研,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青年陶艺家中的佼佼者。 陈卫琴的作品,壶如其人,形态优雅,清逸俊秀,古朴严谨,意蕴悠长;既有传统壶艺的神韵和魅力,又有创新元素;既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内涵,又不失实用性。壶器的形、工、料以及烧制温度各方面都经过严格把关,充分体现紫砂泥料的质感和壶器形体美,所谓“好料好工出好壶”。 传统器物总给人一种隽永的美感,古朴典雅,温润如玉,精细出自于慧巧之手,智慧来源于民间工匠。紫砂有熨帖自然的曲线,原生温和的温度,纹理于器具中,尽藏生命之水。在陈卫琴看来,一件器物代表着一种态度,素手品茗,轻话岁月,无论是茶、诗还是禅,都是通过思考让人心回归至纯至简。这是她的创作态度,也是关于人生的感悟。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