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装着6种生物的载荷器 图为:棉花种子已经发出嫩芽 据新华社电 15日,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团队发布消息称,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中,棉花种子成功发芽。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试验。 由重庆大学牵头的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均放置于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传回的最新照片显示,棉花成功发芽,嫩芽长势良好,这是在经历月球低重力、强辐射、高温差等严峻环境考验后,在月球上长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实现了人类首次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试验。后续,这株成功培育出的植物嫩芽还将继续生长,有望成为月球上的第一片绿叶。截至试验结束前,未从传回数据中观测到其它生物的生长状况。 据了解,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由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直径173毫米,高198.3毫米,内部除了6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和土壤、空气、热控以及两个记录生物生长状态的相机,总重量为2.608公斤。生物生长空间为1升左右。 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于嫦娥四号登陆月球第一天(1月3日)即加电开机,随后在地面控制中心发送放水指令后,植物种子和果蝇虫卵结束近3个月的休眠状态,进入生物月面生长发育模式。 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在轨工作状态良好,累计工作时间长达212.75小时,下传照片170多幅。
相关新闻 嫦娥五号今年底前登月采样 预计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
据新华社电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14日表示,2019年年底前后将发射嫦娥五号,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探月工程将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目标。 吴艳华介绍,随着探月四期工程拉开帷幕,后续还将发射嫦娥六号等月球探测器,按计划执行月球极区探测和月球南极采样返回等;嫦娥七号计划执行月球南极综合探测,包括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等。“嫦娥八号,我们计划进行更多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包括要不要在月球建立科研基地或科研站、月面如何进行3D打印、能否利用月壤建造房屋等,为共同构建月球科研基地进行探索。” 此外,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施火星探测、小行星、木星探测等四次深空探测任务,预计2020年首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实施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后续还计划开展火星采样返回、小行星探测、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测等三次任务。
多知道点 为何选这6种生物上月球
本次搭载的生物物种筛选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 1、因为“罐子”里资源有限,要求里面的动植物不能占用过多空间,首要条件就是“个子小”; 2、由于月球表面低重力、强辐射、高温差等极端条件限制,因此要求动植物能耐高温、耐冻,而且能抗辐射和抗干扰。 3、基于未来进一步开展太空生物学研究的长远考量,而这也是为以后人类进入月球乃至地外星球生存提供保障。 ●粮、棉、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需求; ●马铃薯是大家熟悉的食物,很有可能是以后太空的主食; ●油菜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是太空食物中不可或缺的油料保障; ●拟南芥、果蝇、酵母,因其作为全球科学家研究生物的模式物种,生长周期短,能够在短时间内展示完整的生命过程而得以入选,便于研究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规律。
在月球上“种植”面临五大难题
主要有五方面难题: 一、从地球到月球有着极大的压力变化,因为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六分之一。 二、月球上昼夜间温差变化约达300℃,怎么能抗冻、抗辐射? 三、种子需要在发射场等待两个月,加上太空飞行一个月,如何控制放水很重要。 四、生物物种的选择和搭配。 五、怎样运用月球上的光进行光合作用。
项目团队怎么解决这些难题 ●关键词 密封散热 项目团队采取了铝合金材料整体成型制作生物科普载荷,保证其高密封性,另外安装了散热片作为“空调”。
●关键词 加压放水 采用水泵加压,让种子在适合生长的条件下放水,并设置了智能控制系统,从地面发送指令,安装光导管进行光合作用。
●关键词 筛选“旅客” 在最为关键的物种选择上,项目团队从云南深山悬崖到新疆沙漠地区,到处寻找能够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生物物种,挑选了上百种植物进行实验、筛选,最终确定了登上月球的6名“旅客”。
棉花种子发出嫩芽的全过程 ●2018年 12月 8日2:23嫦娥四号发射升空 ●2019年1月3日10:26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 ●1月 3日 23:18 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于嫦娥四号登月第一天,加电开机并启动主相机拍照 ●1月 3日 23:48 地面控制中心发送放水指令后,植物种子进入生物月面生长发育模式 ●1月 5日 20:00 地面接收数据显示,载荷内种子已发育为胚根 ●1月12日20:03:34 载荷进入月夜期断电状态,在轨工作状态良好,载荷内的棉花种子发芽 据了解,断电后,载荷内部在月夜温度零下52℃的情况下,所携带的6种生物将结束本次科普试验使命,处于冷冻状态,待下一个月昼期温度上升后,6种生物将被慢慢分解成无害的有机物,永久封存在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部。 综合央视、新华社报道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