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福州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15年,他从基层技术岗位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为福州软件业发展作出了不少贡献;凭借实力进入管理层后,他带领团队,不断创新,攻坚克难,让企业“集团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他就是福建中海创集团总裁、福州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翔。 如今的中海创,已是全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龙头企业,连续14年列入全国软件百强企业,连续10年入选中国电子百强企业。 “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企业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福建省、福州市提供的优良‘土壤’。当前,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马翔感慨地说。 马翔(左三)在实验室与同事交流。 技术岗位起步 成长为领路人 在福州软件业,始创于1992年的中海创可谓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这个由陈新楚创建的校办企业,2000年乘着“数字福建”建设的东风,顺利改制成立福州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从此一路高歌猛进,不断焕发新活力。 作为中海创现任“领路人”,马翔“不简单”。曾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级与省级科研项目近20项,独立完成印染设备“交流卷染机”及无锡协联电厂输煤程控系统的开发,获得2012年福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3年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我大学读的就是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专业,陈新楚老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说起自己跟企业的缘分,马翔打开了话匣子。 2004年,福大自动化科技园在浦上工业园区启动建设。这一年,从福州大学毕业的马翔进入公司,担任技术部经理,进行一线设备系统的应用和开发。 随后的10多年里,马翔伴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快速成长,先后担任过研究中心主任、市场部经理、副总经理等职位。2009年中海创组建成立,2013年,他凭借丰富的工程技术及企业管理经验当选总裁,全面主持集团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中海创从“规模成长”进入了“集团化发展”,不仅成立了中海创技术研究院,让工业控制核心技术研发取得突破,还筹建了天津中海创产业基地,企业营业收入翻番,创下了超过60亿元的新高。 坚持全方位创新 不断焕发活力 跟行业龙头企业从甲方乙方的合作拓展到合资合作,是马翔和团队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合作模式。 在行业内外,中海创携手紫金矿业集团打造的“智慧矿山”,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2015年底,双方合资成立公司,全力整合资源,研发新一代的“智慧矿山”应用软件和系统,促进矿产行业的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等。 “他们拥有先进的行业制造能力,资源丰富,我们有核心的软件平台,强强联合、融合,打破内部信息孤岛,系统地为提升矿山产业4.0提供服务,实现共赢。”马翔说,项目从谋划到启动仅用了半年时间,第一年即实现盈利,营业收入达到1000多万元,预计今年能突破4000万元。“我们正在将这种模式向其他行业龙头、技术链上推广,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建设。” 拥有自有核心技术是中海创多年稳坐福州行业“头把交椅”的秘诀。凭借多年从事工业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研究积累的经验,中海创自主研发了安全可控的IAP OS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并基于IAP OS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型平台“海创云”,在工业控制领域探索出了兼顾安全与开放协同的可行路径。 “IAP OS系统解决了制约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整合了云计算、ERP、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优势资源,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的空白。”马翔介绍,目前,系统已成功应用到智能制造、流程工业和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打造出上海振华重工意大利VADO码头项目、福州城市水系联排联调智慧管控系统项目等多个典型项目,应用效果得到各行业知名用户的充分肯定。 “自主创新是我们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这种创新是全方位的,涉及企业的硬件、软件、技术、理念等各个方面。”马翔说,从2000年正式启动企业自有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以来,中海创始终坚持加大核心技术投入和商业模式的探索、研究,管理系统每周都在升级调整,始终处于“量身定做”状态,研发投入更是占到企业盈利的3%。 乐享激励政策奋进之步不止 让马翔感恩的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始终给予大力支持。“信息产业,要有服务对象,我们首台(套)产品的应用和推广,享受的各种政策引导和激励等,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对于未来,马翔信心满满,步伐坚定。当前,中海创正进一步推动面向智慧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形成“工具+应用+终端+云平台”的生态链体系,为行业智慧应用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我们正通过剥离重组中海创旗下拥有的核心技术和优质资产,加速优势技术的市场拓展,为进军资本市场做准备,计划用3年~5年时间,力争成为工业互联网的独角兽企业。”马翔说。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