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云先秦故道旁,高雁碎瓦石苔床。
曾经圣人真迹处,五千德道不寻常。
紫气氤氲化鸿钧,文章洋洒自流芳。
晓驾只为访仙翁,涤荡意志除雾霜。
——函谷感怀
提起“函谷关”,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不是深险如函,据高原,临绝涧,接秦岭,塞黄河的雄关漫道,也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战马嘶鸣的古战场,大多数人都是仰慕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老子而来。尊崇者也非只是道家、道教人士,而是众家之荟萃,万代之精神。人因胜景而驻足,景因高人而流传。
2015年12月于函谷关
周末,借交通畅达之便,随行三、二好友,我们驱车来到了灵宝之地,据险访圣,感老子当年之感受,受伟大文化精神之浸润。我深知,这种浸润现象不仅仅于我,对于几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有着普遍意义。因为在某种情况下讲,老子及其著述就是我们精神之源泉,文化之滥觞。
在理解老子方面,我们可能都是盲人摸象。这既有历史地域条件的不同,也有文化背景深浅的原因。但不管怎么说,大家从他老人家那里都能有所收获,有所裨益。
据我的理解,说老子是神,是仙,那是历史宗教的穿凿附会。但我认为老子绝对是一个善于观察社会和自然,特别注意积累,并勇于实践的人。他“西出函谷”是个体生存的选择,最后只有一部著述问世和“不知所终”也是践行长期积累而形成的“道”的结果。以老子的态度,如果没有尹喜,也许就没有了《道德经》的存在。
1995年于福建省泉州市清源山
老子首先告诉我要认清我们人类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本质和规律,然后顺应这个规律,最终是要达到“不失其所”和“死而不亡”的目的。如果“不道”,只有“早已”,结局会很悲惨。循着这个主脉,我们再看《道德经》,基本是没有思想上的太多障碍了。
2014年6月于鹿邑太清宫对面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在老子的文章里,我只看到了一个“变”字,他认为自然就是一股无形的、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这个力量在牵引着这个世界和世上的每一个生命,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老子苦口婆心、千方百计地告诉我们,自然在变,不可测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看懂它、顺应它。但是,佛曾曰:不可说,不可说。因为言语道断,心想处灭。他花了“五千言”中至少三分之一的文字想极力告诉我们这种力量的外形和内在是什么样的,好让我们顺应遵守它。虽然还是难尽其详,但这些已经足够了。老子说的道理很多……他把“道”拆开来,再合上,再拆开,再合上,然后对你说:“你看明白了吗”?他把与“道”体用相关的“德”分得赤橙黄绿青蓝紫,然后对你说:“一定要看好、用对”!我看到,这分明是位慈祥的老爷爷在告诉还不懂事的孙儿要如何注意安全。我们虽然听不太懂,但却能够感受到话里所容纳的满满的都是爱。
在此,我想要告诉所有人的是:谢谢吧!真诚地感谢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仙翁,他为我们做的太多了。我们尊重他就是尊重自然规律,遵行他的教导就是更好地保护自己!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