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财政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比重,对紧缺急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同时鼓励建设研发机构、培育科技人才、开展创新工作。”这是青岛高新区实施“科创36条”扶持企业科技创新的创新之策。 青岛高新区发布实施《青岛高新区关于聚焦创新引领 加快企业雁阵培育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试行意见》(以下简称“科创36条”),从10个方面出台36条措施。 “有了政策的保驾护航,青岛高新区众多企业加大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青岛博锐智远减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江勇表示,今年公司申报成功了高新技术企业,根据“科创36条”政策能够获得一次性20万元的奖励,在认定有效期内按照每年加计抵扣确认研发费用的12%还能获得最高30万元的奖励;同时,公司今年已经获得了一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在明后两年预计会获得20项的发明专利。 曹江勇介绍,他们公司今年也申报了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申报成功后会有相应的研发投入奖励,这意味着公司对研发投入经费的比例也能提高,能够推出更多的技术成果。据悉,2021年青岛博锐智远减振科技有限公司投入到创新研发的经费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5%以上。“科创36条”政策实施以来,曹江勇感触颇多,“创新研发投入本来是我们企业每年少不了的成本,现在政府给予奖励,无疑将大大增强我们坚持创新的决心。” 青软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青岛高新区“科创36条”中,青软根据政策可享受补贴最高达200万元。此外,公司正在积极筹划项目申报,预计2022年可享受相应政策补贴。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政策公司可享受青岛高新区提供的研发投入补助、发明专利补贴、科技进步奖励等支持,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5%以上,“科创36条”的发布实施,极大地提振了公司持续创新发展的信心。 “这几家公司只是青岛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受益于‘科创36条’政策的缩影。”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负责人介绍,2021年,青岛高新区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52家,高企总数预计突破400家。“科创36条”政策先行精确建档,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上、在研发投入的奖励上、在人才科技金融等各个维度对企业进行支持:对于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的企业,参照国家出台政策,每年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首次研发投入达到5%以上且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等等。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记者获悉,未来,青岛高新区将继续通过“科创36条”大手笔、高投入为高新技术企业助力赋能,持续实施“科技创新发展1622行动”,力争到2023年,全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0家、上市企业达到20家、研发机构达到200家,实现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企业,让创新成为青岛高新区的最大动能和最深底色。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