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那场车祸,71岁的赵金珍老人表情凝重。15年前的一场车祸彻底改变了丈夫杜功臣的生活,更改变了她的晚年生活。“老头子的命差点没了,头上撞出两个大窟窿,医生都让放弃治疗,救活也可能是傻子。”陪着丈夫在医院住了26天后,在肇事者逃逸无力支付医药费的情况下,赵金珍毅然将丈夫杜功臣带回家护理。
从起初的昏迷不醒到后来能说话,从躺在床上不能动到扶着能挪步,杜功臣在妻子的护理下曾一度好转。尽管说的话是意识不清醒的胡言乱语,走路要靠妻子和拐杖一起帮助,赵金珍老人仍然觉得宽慰。“有个伴儿总比没有好。既然是命,那我就认了,我来照顾他!”
日子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大多数颐养天年的老人不同,生活每天都考验着赵金珍。
在家中靠南的房间里,有一个护理床,床头摆放着一个单人床。护理床是杜功臣每天躺着的地方,单人床是赵金珍夜晚休息的地方。从杜功臣59岁那年被摩托车撞伤后,15年来,赵金珍老人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每天夜里我都要竖起耳朵,他有一点动静我就起来看看,我怕他尿床,怕他被子掉了,怕他犯病……”因车祸受伤,脑部做过手术,杜功臣落下了手术后遗症——癫痫,虽坚持吃药,仍然时不时会发病。
申城阴雨绵绵的天气里,阳台上挂满了尿布,与家里干净整齐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赵金珍老人最无奈的不是每日跟时间赛跑一般忙碌的生活,而是天气不好,终日不干的尿布。“我每天买菜出门都是一路小跑,家里没人我不敢耽搁。最害怕的就是他在床上大小便,想过很多办法,但是因为他胳膊会动,弄好的尿布他会扯掉。这两天他有些便秘,用开塞露没效果,昨天下午我去肛肠医院找医生,医生说也只能用手,我就用手……”每天像伺候一个襁褓中的孩子一样伺候着老伴儿,赵金珍老人每天的生活像打仗一般。
从今年端午节起,已经74岁的杜功臣就无法下床了,以前能扶着坐藤椅,现在的他,只能躺床上。见到记者,老人在床上点了一下头,表示打招呼。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糟。那个十几年来被老伴儿坐出几个大窟窿的藤椅被丢掉时,赵金珍心里真有些不舍得,就像和自己一起战斗的伙伴,突然就用不上了,也没法用了。
“有时候突然想哭,别人就问我,‘你那么坚强哭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想哭。”赵金珍知道,和杜功臣一样变老的还有她自己,可是偏偏以前能下床的丈夫在她也变老的时候就不能下床了。“他本来就是一米八的大个子,我弄不动他了。有一次,我俩都摔倒在地上,家里没人,我就慢慢挪,慢慢挪,先弄到板凳上,再往床上拽,用了一个多钟头,才勉强爬起来。”照顾瘫痪在床的病人,本就是一件体力和耐心双重挑战的重任,更何况对于一个71岁的老人。
在杜功臣老人身边始终响着一台唱着戏曲的老式收音机。“他能听到,就是说不清楚。”怕老伴儿无聊,赵金珍每天给杜功臣听戏。“我是怕他变更傻,虽然他早就不认识我了,只要他活一天,我就陪着。”赵金珍说。不给孩子添负担,不让老伴儿受痛苦,年过古稀的赵金珍始终无怨无悔地付出着。老人的大儿子因病去世,小儿子身体不好,二儿子又离得远。“我不想让孩子为我们操心,老头子有我就可以了,我还能坚持。”赵金珍说。
“今年是我们结婚50周年,居委会和志愿者带着蛋糕给我过节日。我真的感动得想流泪了,活这么大年纪从来没有人给我买过蛋糕。”提起居委会主任杨澄带着志愿者给自己过纪念日,老人感动得一度哽咽。“赵大妈年纪这么大,家中有特殊病人,她坚持照顾老伴15年,不离不弃,无怨无悔。我觉得是我们社区应该学习的典范。”鲍氏社区居委会主任杨澄说。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