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嵩山社区办公地点 现在的嵩山社区办公地点
■文/图 本报记者 吴艳敏 过去,社居委的办公地点狭小。现在,社居委办公的地方不但宽敞,还都是窗口式服务,居民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发展之年。新时期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社区又是民生工作的“第一线”。 过去,行路难、如厕难、就业难、洗澡难曾是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走进改造后的郾城区沙北街道,一栋栋高楼大厦矗立在眼前,车辆在宽敞平坦的街道上行驶着,商铺云集,绿树成荫,处处呈现出错落有致的美妙景观。 抓城建,重特色,打造整洁和谐人居环境 改革开放40年来,沙北街道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城市面貌日新月异。1986年,漯河成为地级市,进行第一次行政区划,原孙庄乡划归源汇区。2004年,漯河市进行第二次行政区划时,把原源汇区孙庄乡改为沙北街道办事处,划归郾城区。截至2018年9月,沙北街道共有19个社居委(其中12个村改社居委),面积已达到13.6平方公里,人口13.46万人。40年的蜕蛹化蝶,城市发展中每一个节点的细微变化,无不记录着居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 “以前就黄河路一条路,五六米宽,其他的道路都是土路,有的还是耕地。城市建设力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马路宽了、环境美了,基础设施更完善了,可以说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这是市民对沙北街道变化的共同感受。 沙北街道社管委副书记班顺利表示,在2005年,我市二次行政区划以后,沙北街道许多自然村的土地被征用,在城市建设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楼房、道路也慢慢地增加。在2005年,村改社区后,社区内的科教文卫事业得到发展,图书馆、活动室每日引来求知、休闲的居民。各社区还设有宣传栏,宣传健康知识和精神文明知识,并建设有健身广场。 家住嵩山社区的退休干部刘大爷见证了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生活的变化,他激动地说:“以前都是土路,车辆经过,尘土飞扬。现在环境好了,学校、休闲场所、文化活动场所都得到了发展,过去和现在真是没法比。从前我们住在泥土房子里,现在住在高高的楼房里。出门办事,家门口就能坐车。” 改革开放40年来,沙北街道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设向心型社区、文化型社区、服务型社区、靓丽型社区、优美型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党校、家长学校和图书室等场所,搭建社区教育平台;以社区游园、广场为载体,大力开展各类大型活动等。借助区位优势,按照“农村建社区、民房变高楼、农民变市民、失地不失业”的总体要求,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净土出让、律师参与”的方式,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精心打造优美社区。 目前,郾城区沙北街道共有文明市民学校19个、文化活动室19个、图书室19个,社区志愿者队伍已达到30支,晨练点有85个。 抓三产,重招商,打造特色商业街区 在2002年以前,辽河路附近的白庙、石槽赵等村(现在为居委会)周边还都是农田,特别是黄河路刚修成时,道路两侧大部分也是农田。当时,沙北的第三产业主要依靠蓝天宾馆、黄河假日酒店、电力宾馆及昆仑路夜市等几个商业网点支撑。 自2012年以来,沙北街道辖区内的黄河路、海河路、辽河路等都已成为市内较为繁华的商业街,并以东外滩金街商业街区、38号和39号写字楼、金钻财富中心等大型商业项目为依托,迅速发展成为引领漯河商业风向标的街区。沙北街道辖区内的批零贸易业规模正不断扩大,经营商品种类丰富,借助中原食品节和多种商贸活动的开展,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住宿和餐饮业不断调整经营结构,使整个辖区内的居民得到满意的服务。另外,以满足市民健康为内容的服务项目明显增加,健身房、养老中心等就有多家,教育培训机构也有100余家。 如今的沙北街道是漯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这也是沙北多年来招商引资、注重三产发展的结果。 在招商活动中,沙北街道按照“投资大,质量高、效益好”的工作标准,加大对投资规模在千万元以上的项目的引进力度,实现引资项目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根本转变。加快“城中村”、旧城区改造等项目的跟进,促进以商招商。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强化承接产业和项目配套服务,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形成与沿海地区优势互补、互动发展的格局。利用人脉资源,亲情招商,实现豫商回归。利用人口多、市场大的优势,引进一批占地少、能耗低、就业人口多的服务业项目。 沙北街道办事处主任杨贺威表示,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新上项目严格把关,确保项目引得来,保得住,严格杜绝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实现“一站式”服务、扮演好“联络员”的角色。“种上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以企业为本,用心帮扶企业,企业才能入驻进来。 抓党建,促民生,提升百姓幸福感 近年来,沙北街道为进一步做好社区治理工作,夯实社区治理基础,坚持“党建带社建,共建促和谐”,探索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引导、社区各类组织协同参与”的社区自治网格化管理模式。 沙北街道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构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网络。网格化管理,让社区管理更顺了,问题发现更早了,矛盾解决更快了。 如今,各个社居委建立社区党支部、社区在职党员工作站等,为党员活动搭建了平台,投资近千万元,建立了19个党群服务中心。立足实际,组建了由社区党员、团员参与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面向居民开展了单向结对、双向互动、协同包户、专人定岗、电话便民和集中志愿服务六项特色社区服务活动。让党员参与其中,为居民办事打造了一条绿色通道。 目前,全办已经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79支、社区医疗服务站40个,各社区结成帮扶对子100多个,开展各类服务2000余次,帮助困难群体数万人次。 “沙北街道的党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果。社区服务站的建立,让社区更多的党员参与到了社区活动中。在过去,会出现很多社区党员失联的现象。现在,很多失联的社区党员都已经回归组织,参与到社区各项工作中。”沙北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玉良说,“社区党建工作‘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社区工作要重党建抓党建,不断创新载体、完善机制,不断践行‘以服务居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只要老百姓需要办一件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情,我们都会尽力办好。现在,老百姓对社区是越来越依赖了,这种依赖感就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幸福感。”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