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万成都市民首先享受了智慧城市带来的红利,覆盖了主要车站景区的免费WiFi信号,降低了整个城市的上网成本;看病、买票甚至反映情况也在变得越来越方便,网络平台成了让市民生活更加便捷的“另一双手”。 成都的智慧化建设,也得到了充分肯定——根据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成都在全国294个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不包括港澳台)中排名第四,仅次于深圳、杭州和广州,较去年上升了五位。同时,成都还获得“2018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综合奖”。 在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之时,成都如何竞争取胜?到底有哪些因素,帮助成都在城市比赛中不断“得分升级”? 共享服务、智能感知…… 城市治理智慧化评估要看这些依据 《报告》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持,将全国294个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不包括港澳台)纳入评估对象,通过依申请公开、文献调查、电话调查、数据工具抓取、国脉数据库参考等方式获取数据,并经过初步采集、数据补充、数据处理、数据结果等流程,结果具有准确性和真实性特征。 据悉,评估指标体系包含了智能感知、智慧管理、共享服务、网络协同、多元参与5个一级指标,交通等城市运行数据融合、政务公开、一站式办理率、公共参与平台、城乡社区共治等都方面都被纳入了考核。 例如在共享服务指标上,该体系主要考查了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城市公共服务两方面的内容,例如一站式办理率、是否提供移动便民服务等情况都是考查内容。多元参与指标则下设了共治共享、治理主体多元两个二级指标,主要考察了城市公共参与平台、城乡社区共治、万人社会组织数量等方面内容。 “治理智慧化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共治共享、智能协同、网络治理和基础保障。”《报告》发布者、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表示,城市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畅通市民参与渠道,积极鼓励多主题参与城市治理,还要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与依法治市,促进信息共享与城市组织协同,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及各种智能终端等手段,实现互联互通和全面感知。 根据报告,深圳、杭州、广州、成都、厦门分列全国城市一级评估指标得分的前五位,而深圳、杭州、广州、成都等十座城市荣获2018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综合奖;武汉、宜昌、南宁、合肥等城市荣获2018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优秀奖。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在智能感知、智慧管理、共享服务、网络协同、多元参与五个一级指标的得分分别为12.7、16.8、15.9、7.5、12.7,其中智能感知在全国治理智慧化评估排名前二十的城市中排名第五。 成都的崛起尤为突出。2017年,成都在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发展水平评估排名中仅位居第九;而这一次,成都在全国294个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不包括港澳台)中排名第四,仅次于深圳、杭州和广州,较去年上升了五位。 网络理政解决率、满意率均超80% 提升成都竞争力这些工作很关键 事实上,获得“2018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综合奖”,成都绝非偶然。无论从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智慧出行、刷脸购物、无人科技上,成都都走在全国前列。 “成都的创业环境体现在’快’上,注册快,发展也很快。”在今年5月举行的2018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上,一位成都本土创业者说,现在要在成都注册一个公司,工商登记时间最快不到3天,一个星期全部手续基本都能搞好。据悉,按照“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工作新模式,成都已经于今年3月实现77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审批不见面”,617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仅跑一次”。 除了企业注册,成都还打造了市民服务平台,整合成都市多家委办局数据资源,为市民提供数百项线上服务。也就是说,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电视,随时随地了解社保、公积金、水电等多项信息。 例如在享受智慧医疗方面,根据《成都智慧生活画像》, 成都拥有的使用微信医保卡交易市民数排在新一线城市第一位,仅次于深圳居全国第二。而为了防堵治堵,成都还推出了绿波路段在正常行驶情况下,如机动车驾驶员按照路段限定时速驾驶,在无障碍的情况下,全程基本无需等候红灯。 市民生活便捷的同时,各类违法违纪的可能性也在降低——基于市级81条非紧急救助类政务服务热线电话“12345”一号通,成都形成了集书记信箱、2732个市县乡三级政府领导网络信箱、12345热线、服务企业信箱于一体的公众诉求总入口,成了时刻盯着社会问题的“眼睛”。 据悉,成都网络理政平台主要包括网络信箱、网络论坛、12345市长公开电话、网络理政APP、微信、微博,为公众平等发表意见提供了24小时线上互动平台。其中,市民投诉问题类型主要集中在城乡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商贸旅游、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方面。 2018年上半年,成都网络理政共收到群众来电、来信数量超过139万件,诉求解决率81.9%,满意率达到83.5%。而这项数字还在增加:仅在今年8月,网络理政平台累计访问量超过26万人次,收到群众来电、来信超23万件,其中有14.37万件都是市民前来反映问题。 专家/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高级董事罗元均: 人才力和开放性是成都打造智慧城市的关键 “智慧城市不仅是指房屋等硬件设施能够达到高品质城市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关注城市和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如何为普通人提供更好的软性服务。”谈及什么是智慧城市,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高级董事罗元均这样说。 罗元均所说的“软性服务”,即通过智慧化运营,将城市空间碎片充分利用,让人在城市中更加便利而智能的生活。例如,普通人在网络上就可以完成生活的大部分工作,而城市的更多公共空间也能够通过智慧网络平台以其他业态进行碎片化利用。 获得“2018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综合奖”,显然是对成都打造智慧城市的极大认同。对此,罗元均评价成都“在人才力和开放性上优势明显”。他表示,成都拥有数量庞大的人才资源库,尤其是在软件研发等高科技行业中,成都拥有更多的研发人才,从而支撑智慧城市打造过程中,在新科技研发和应用中所需的技术支撑。 除了强大的人才资源库,成都的对外开放度也是罗元均认为的关键因素。如今,成都正在全面建成内陆开放高地,这在罗元均看来,将进一步推动城市智慧城市的打造。而与开放所对应的,还有城市居民所具备的极大包容度,这也将让更多最新的科技和智慧城市应用更快进入成都。 作为一名蓉漂,罗元均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成都的智慧生活。如今,他已经能够熟练通过手机软件购买地铁票,或者是直接刷手机二维码乘坐公交车。“这既能减少城市能源消耗,同时还为居民提供能便利的服务。” 接下来,成都应当如何进一步打造智慧城市?罗元均建议,成都首先要加大对相关资源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力度,尤其是在软件行业产业链的每一环,要培养全面而充足的人才。同时,成都还需要全方位,特别是不同政府部门间的配合和互动,更多好的智慧化服务试点未来要从各区(市)县向全市铺开,让更多人享受到便捷的智慧生活。 新闻多一点 在获得“2018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综合奖”之前,成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已经获得不少荣誉。 2017年,第十九届高交会“2017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经过国家信息中心和国际数据集团(IDG)评选,成都市荣获“2017中国领军智慧城市”称号。 2017年12月25日,在“ISO智慧城市国际标准(中国区)首批试点工作会”上,成都入选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公布的10个国际智慧城市标准试点,并成为其中首批率先启动试点工作的城市之一。 这些荣誉,都得益于近年来成都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与保障体系上的日臻完善。 成都商报记者 邹悦 图据东方IC (原标题:成都获“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综合奖”,排名仅次于深杭广!)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