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运会上)拿了40枚奖牌,其中金牌13枚。”一落座,徐炳兴迫不及待地报出了这组数据。他笑得很灿烂。徐炳兴既不是体育局长,也不是体校校长,他只是温州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的董事长。一家民间办的体育俱乐部,居然也能拿省运会的金牌?甭说是省运会的金牌,前不久的雅加达亚运会上,夺得体操冠军的罗欢,以及十年前北京奥运会的体操冠军江钰源等,也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从运输业起家的徐炳兴,现在同时还是一家幼儿教育集团的董事长。当初,只是租赁温州体校体操队的训练场地,作为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后来,与温州市体校合作,承担温州体操的选材、培养、输送工作。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机制、运作更为灵活。心桥体操俱乐部面向全国招聘教练,五湖四海聚集温州,目前教练团队二十多人,在训规模达到150人。体育部门则给予运动员伙食、参赛、训练等保障。 徐炳兴坦言,从眼前而言并不赚钱,但他有长远眼光。“如果说家长是造纸厂,那么我就是纸上作画的人,最好的作品就是孩子争金夺银。当在亚运赛场、奥运赛场,我的孩子们奏响国歌、升起国旗时,这种自豪不是用金钱能替代的!”除此,徐炳兴也坦言“心桥体操”的名气大了,对于他的幼教集团是无形的广告,体操不仅成为幼教的最大特色,招生渠道也更通达。这无疑成为了徐炳兴的一块金子招牌。 无独有偶。在最近3届的全国运动会上,温州凯易路马术俱乐部以3枚金灿灿的铜牌,也是以这样的角色“为省争光”。董事长张锋同样是办实体经济出身,因兴趣爱好23年前与马术运动结缘。当初,购买了一匹马,喂养在北京的一家马场,想念爱驹了就从温州飞去“探班”。这匹马以租赁的方式,代表北京队征战八届全国运动会。后来,他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可代表浙江队参赛”。这样,凯易路马术俱乐部与浙江省体育局合作,共同组建浙江马术队。2005年第一次出征全运会与奖牌擦肩而过,之后连续3届均摘得铜牌。 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双赢。省里出了部分资金,通过合作办队,就拥有了自己的队伍,还拿了奖牌;俱乐部呢,借助平台积累参赛经验、扩大影响面、提升美誉度。现在,张锋的步子迈得更大。在俱乐部基础上,正在规划建设占地500亩的“马术小镇”,实现运动休闲、赛事旅游、餐饮购物等业态的综合呈现。张锋还透露,凯易路是国内重要的育种基地之一,现存200余匹马驹。“全省建起了几十家的马场。一半以上,都会来我这里挑选马匹。”一匹马最起码数十万元。这么算来,这笔买卖很壮观! 温州的社会力量让竞技体育走出“象牙塔”,实现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双管齐下,已然尝到甜头:以征战雅加达亚运会为例,10名温州健儿夺得10枚金牌,其中4人参赛收获的3金,正是社会力量办体育结出的丰硕成果。 这不,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温州吕志武游泳俱乐部同样在不遗余力。许德道是这家俱乐部的董事长。他还有另两个身份,一个是不锈钢企业的老总,另一个是原温州冬泳协会主席。正是这两个身份,让他与游泳运动有了如此多的交集。 许德道之前经营的企业,存在水、空气、噪音等的污染,亟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许德道从游泳运动中得到启发。遂利用旧厂房改造,新建一座游泳馆;以温州籍游泳世界冠军吕志武的名字命名,以及邀请他作为总教练。两年前,这座民办的游泳馆热闹开张,填补了温州市区南部游泳场馆的空白,辐射人群达到50万之巨。刚过去的夏天,日接待泳客1000人以上。“插蜡烛”的盛况,让许德道下定决心将隔壁的旧厂房也改造成了游泳馆。 除平时用作全民健身开放外,同时还是温州7个游泳训练基地之一。附近有所育英学校,采取“门对门”接送的方式,将游泳纳入学校的体育课程,实现了所有孩子学会游泳的目标。普及的过程中,吕志武的团队及时发现苗子、组建队伍。与吕志武游泳俱乐部建立这种合作关系的学校,目前已经达到六七所。吕志武组建的队伍已达120多人,到年底预计超过200人。 许德道算了一笔账,坦言“名利双收”。游泳馆参与竞技人才培养,提高了场馆利用率,如果培养出明星运动员,这更是无形的价值。“游泳馆办运动队,体育部门有专项补贴”,他直言这是他在办企业时不曾想过的待遇。吕志武也信心满满,有着优越的场馆资源、充足的生源,以及强有力的保障,坚信若干年后一定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好苗子。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