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2月18日电 2月12日,大年初一。气温回升,阳光和煦。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乡供电段磨滩分区亭59岁的值班员赵海波,度过了他在工作岗位上的第32个春节。
磨滩分区亭位于山西省境内太行山深处的侯月线上,不通公路,交通不便,赵海波上下班只能靠每两天开行一次的通勤车。分区亭属于单人值守的岗位,监视设备运行,处理异常信息。
退休的爱人再次来陪赵海波值班,说“老赵一个人在这儿老可怜。”夫妻俩新贴的春联红彤彤的,把气氛衬托得暖洋洋的。
“在哪儿都是一样过,无所谓节不节的。”参加工作后,赵海波多数春节是在岗位上度过的,春节值班早就习惯了,常态化了,甚至有点无所谓了。但有几个春节,在赵海波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986年春节,大雪。赵海波在陇海线巩县变电所,大年初二下班,挤不上车。“绿皮车,人多,车门都打不开。我眼看着车停了,又跑了。我试着找车站帮忙,联系了个大列(货物列车),把我捎上了。下午三点多下车,我踏着雪又走了4公里,鞋湿透了,脚冻木了。到家我妈看见我那‘酥拉稀’样儿,当场就哭了。”
2020年春节,特殊。大年三十,赵海波带着爱人来接班,本打算在岗位上过个年,下班再回洛阳陪老娘。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生活偏离了轨道。磨滩和洛阳,分属山西和河南两省,回去就得隔离。赵海波给老娘打电话,老人家通情达理,说“你安生在那待着,我身体好着呢!”这一待不要紧,夫妻俩竟被“焊”在磨滩87天。
87天里,赵海波值班时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下了班,夫妻俩就到附近山上转转,采点山木耳,捡点野桃核。路遇老乡,热情打招呼。夫妻俩在此工作多年,和老乡很熟。赵海波说,碰到老乡去地里干活时,就唠唠家常。碰见老乡收庄稼,就帮助装车,或者给他们端杯水喝。有时候还帮老乡们从洛阳代购日用品。时间长了就有了交情。
心安,即是归处。“工作岗位也是家啊。我在这儿‘落户’了。”“落户?”听出我们的怀疑,赵海波解释说:“磨滩村的老范匀给我两块地。出分区亭左手边的梯田,从上边数第二层第三层,现在种的大蒜,夏秋我种点红薯和萝卜。吃不完。”
赵海波心灵手巧,捡来的野桃核动手钻了眼儿,串成手串,当礼物送人。炸焦叶,包饺子,蒸枣花馍,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感觉最亏欠的,是女儿。她从小到大,我很少管。她是她奶奶带大的。五年级下学期,她11岁,去了郑州上学,跟着她姨,直到高中毕业。之后去河南大学上学,2016年毕业去上海打工。现在她妈退休了,能多管她点了吧,又管不着了!”说到女儿,赵海波语气里满是愧疚。“2014年春节我是在家过的。女儿感觉很稀罕,她很少在过年的时候看见我。但即使在家,我也很少能照顾到她。我得照顾老父亲。老父亲从2000年开始先后经历4次脑出血、2次胃出血、煤气中毒、脊椎骨折,长年卧床。我在家的时候大部分精力都是照顾老父亲,长达14年。2014年春节时他状况已经非常糟糕。3月30日,我在班上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时,通勤车刚刚开走。磨滩往洛阳方向是下坡,大列不能停。车站联系到一个单机(火车头),晚上八点多我赶到医院,很遗憾……”
赵海波最近一次在家过年,是2019年。在家过的除夕。大年初一五更起来吃了一碗饺子,赶6:34的通勤车去接班。
“今年我59岁了,明年退休。现在我下班就回老娘那里,希望能多陪陪老娘。老娘80岁了,身体还硬朗,这是她自己的福气,也是做儿女的福气。”14年照顾父亲的艰辛,让赵海波更懂得健康的珍贵。
素心如兰,安之若素。“退休前只剩一个春节,到时候你还会不会值班?”“轮到我,我就值!”赵海波说。(刘笃仁)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