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陈骏 大河网讯 一份新规划的出炉,结束了郑州二字只代表“一座城”的固有概念。8月15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下简称《规划》)的相关内容,汝州、兰考等地也被纳入了“大郑州”的概念。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规划》,提出了要按照“一核、四轴、三带、多点”空间格局,建设郑州大都市区。 据了解,“一核”,即郑汴港核心引擎区,是郑州大都市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四轴”,即完善主要交通干线和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提升南北向沿京广、东西向沿陇海等区域发展主轴辐射带动能力,建设郑焦、开港登功能联系廊道,打造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城镇密集带。“三带”,则指黄河文化生态带、嵩山—太行山区文化生态带和农区田园文化生态带,共同构成郑州大都市区外围绿环。而“多点”则是指次级中心城市、新兴增长中心、重点镇和特色小镇等构成的郑州大都市区多层次发展空间。 按照这一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指出,未来,随着郑州辐射带动能力和郑州大都市区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现阶段空间范围的基础上,会逐步将开封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所辖县(市)及汝州市、兰考县等省直管县(市)纳入郑州大都市区范围,加快形成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空间发展格局,引领带动中原城市群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迈进。 对于上述目标实现的路径,《规划》也勾勒出了郑州大都市区近、中、远期,即2020年、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其中,到2020年,提出区域集聚人口达到20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人均GDP超过9万元,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区。展望2035年,郑州大都市区常住总人口将达2300万~2800万。对此,《规划》也相应提出,适时将郑州周边与市区发展连为一体的部分县(市)纳入市区管理,优化中心城区行政区划结构,壮大中心城区规模和实力。 此外,为促使郑州大都市区所含各节点与郑州紧密相连,《规划》还提出了打造“1小时通勤圈”的大都市区空间形态。《规划》指出,要推动高速铁路与城际铁路、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的无缝换乘,实现区域功能中心与门户枢纽、外围组团、相邻城市中心区间的“三个15分钟”高效衔接。明确提出要加快郑州机场—许昌市域铁路建设,可以推动许昌生物医药产业园、森源电气制造基地、长葛产业新城等沿线重点产业园区开发;依托开港大道、机登洛城际铁路,可以推动开港登旅游文化廊道建设。 《规划》明确指出,要借鉴杭州、成都、武汉大都市区发展经验,坚持把郑州大都市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生态、水利、能源、信息等为重点,统筹优化区域生态环保和基础设施布局,构建互联互通、安全高效的大都市区功能网络体系,强调要把绿色空间的保护增值和创新空间的培育,作为大都市区功能提升的重点。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