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体改革 放权赋权 5月31日,武汉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武科大)樊希安教授走进自己创办的公司,和往常一样先到生产车间转一转,这里几十名工人正在紧张地工作。樊希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上个月接的500万元订单,包括几十个品种的热电芯片,必须每天加班赶工才能完成任务。” 在前不久武汉市组织的武科大科技成果转化专场签约会上,武科大的教授们与企业成功签约转化科技成果49项,总金额65.36亿元,创下了湖北省属高校的第一。原来“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的教授们,现在为何积极性越来越高?武科大校长倪红卫说:“我们通过给政策、减负担、做扶持,推进科技成果‘落地开花’,教授获得了科技红利,学校获得了改革活力,社会获得了发展动力。” 能给的政策,都给 “教授,做好教学和科研是本分,卖专利、办公司那是不务正业。”从事科研工作30多年的武科大教授吴开明,早就有转化科技成果的想法,但是不敢干。 抱有他这样想法的,在教授圈里很普遍。 武科大根据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湖北省“科技十条”“新九条”,2017年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意见》,给教授们吃了“定心丸”。 接着,又出台创新创业管理办法等文件,从薪岗保障、职称评聘、权益分配等方面鼓励科技人员在岗或离岗转化科技成果。比如,“创业期间署名武汉科技大学的科技成果,包括专利、论文、获奖、项目,都可以计算科研工作量”。 吴开明决定,不能再让科技成果“睡大觉”。 从事高性能钢铁材料研究的吴开明,其科技成果能够广泛应用于高铁和汽车上,市场前景巨大。他带着十多项专利技术,出现在政府和学校组织的路演上。经过几次展示就遇到了“伯乐”。 材谷金带(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吴开明团队签约,出资20亿元设立先进材料产业转化基金,成为武科大获得的最大一笔成果转化资金。 近两年,武科大教授们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技术转让合同数2018年比两年前翻了两倍,达到330多项。 能减的负担,都减 看着自己的账户上,到账的科研经费越来越多,武科大“科研大户”周建安有些不安:“这些都是专利技术的中试经费,支出很大,利润很薄,学校如果还像以前收10%的管理费,那负担就很重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今年年初,武科大为了进一步鼓励成果转化,及时修改了横向科研经费实施细则,将管理费比例大幅下降:项目经费500万元以下、500万元到1000万元、1000万元以上,分阶段收取管理费3%、2%、1%。 “要让老师们‘轻装上阵’。”武科大科学技术发展院院长李亚伟说。 不少老师反映,拿着票据到财务报销,经常被拒,“钱进来了,花不出去”。李亚伟带着部门老师主动寻找相关政策依据,还十多次地广泛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出台了“横向经费使用14条”,把符合政策的专家咨询费、业务接待费、车辆维持费等40多项列出“清单”,让老师们理直气壮地使用经费。 周建安决定,继续扩大“真空保温专利技术”的应用,“今年力争转化科研成果突破千万元”。 科研成果是教授的职务行为,转化利益如何分配?武科大校领导很开明,“尽可能让利给教授们”。根据转移转化的方式不同,学校的收益最高不超过15%,85%以上由科技成果人所有。这比国家规定的70%以上,高出来“一大截”。 樊希安的3项专利技术经过评估以1040万元作价入股,2017年创办湖北赛格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樊希安团队占85%、学校占15%。 创业后的樊希安很忙,全年只上了18个课时。根据学校的文件,他在岗创业的成果都算作了工作量,2018年达5000多分,考核合格。走进樊希安的企业,温差发电搅拌机、体温发电手表等产品琳琅满目。“现在,每月生产3万片,今年营业额至少上千万元。” 2018年武科大技术合同金额比两年前翻了4倍,达到8270万元。 能帮的事情,都帮 做企业,既要懂管理,又要会经营。可是,教授不是万能的。两年前的樊希安就陷入这样的困境,“企业怎么办、怎么管?” 武科大资产经营公司为教授们提供“一站式”服务。“只要你有转化的想法,其他都交给我们办。”得知樊希安有意转化科技成果,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朱孟强找到他。起草合同、修改协议、注册场地、评估资产……资产经营公司为樊希安转化科技成果“全程护航”。 科研成果需要中试,学校免费提供中试场地;科研成果要评估,学校支付了评估费。当年11月,公司迎来了第一笔22.8万元的订单。樊希安感激地说:“没有学校的扶持,我不可能做成企业。” 樊希安为教授创业蹚出了一条路,也带来了示范效应。目前,武科大老师已创办科技公司9家,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2019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该校分管科研的刘静副校长表示,武科大将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扮好科技和资本对接的“红娘”、教授团队的“经纪人”、高新科技型企业的“接生婆”,在科技强国战略中积极贡献“高校力量”。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