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祁驿 回望刚刚过去的2018年,我们梳理出中国汽车行业的十大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将长久改变我们的汽车消费和汽车生活。 ●车市寒冬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承受着巨大的下行压力。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最新数据,2018年11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202万台,同比下降18%;1~11月,国内乘用车零售同比下跌4%。中国汽车市场在连续增长近三十年后,猝不及防地跌进了寒冬。 ●双积分 2018年4月1日,《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传统燃油车厂商再面对负积分的情况,就需要购买新能源积分来进行抵扣或者使用自己公司新能源富余的积分,新能源积分的需求将倒逼企业技术升级,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发展。 ●股比开放 2018年4月的博鳌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表示将于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10月11日,华晨宝马股比开放。宝马官方宣布,德国宝马计划增加其在华晨宝马中的股份比例,从50%提高到75%。宝马集团已与华晨汽车签署协议,将斥资约36亿欧元从对方手中收购25%股份,二者将于2022年完成股权调整的变更工作,这是中国对外资车企开放合资股比的“第一例”。 ●国六排放 早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国六排放提前实施,最近又有了新消息,部分地区暂缓了这一政策的实施。车市的下滑,与部分地区国六排放的实施不无关系。由于政策不明朗,造成了消费者持观望的态度——不敢入手,等待标准实行后购买符合国六标准车型。而提前实施又让各大车企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生产出国六车型,因此造成了国五车型的滞销和库存压力。此番暂缓实施,我们可以看做是政策的松绑,如果有合适的车型,消费者也可以借此机会下手了。 ●关税波动 进口汽车关税成为2018年被提及次数最多的词汇。7月1日,我国主动将进口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对美产进口汽车来说,车价在下半年犹如坐上了过山车,但年终也迎来了好消息,从2019年1月1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暂停加征关税3个月,涉及211个税目。 ●补贴退坡 2018年6月12日,财政部正式实行补贴新政策。新能源乘用车补贴从原政策中的单纯里程补贴转变成了里程与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及车辆能耗等指标相关。政策倾向于支持电池技术水平更高、电池能量密度更强的产品和企业。即使是相同续航里程的车型,由于电池技术不同,财政补贴金额也会相差较大。 ●造车新势力 2018年9月28日,威马正式开始交付首批用户。15台物流车正式启程,将崭新的威马EX5运往北京、上海、成都、武汉、济南等15座城市的首批用户手中,这不但意味着威马EX5实现了大批量、高品质的按期交付,也表明造车新势力迈过了批量化生产这一难关。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前途汽车、新特汽车等,从“试水”小范围交付,到冲刺首年交付1万辆目标。2018年被定义为造车新势力的“交付元年”。 ●自动驾驶 2018年5月1日,《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开始施行。规范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它是继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地相继出台自动驾驶路测政策后的首个全国性规范。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变革的推进,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传统车企,抑或是造车新势力,都对自动驾驶展现出了空前高涨的热情。2018年,不少企业都宣布推出了L4级自动驾驶汽车或是正在进行L4级自动驾驶技术测试。尽管自动驾驶已经成为汽车产业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是关于自动驾驶的争论始终没有中断。 ●新能源爆发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18年11月新能源车产销量分别为17.3万台和16.9万台,同比增长36.9%和37.6%。1月至11月,新能源车产销量分别为105.4万台和103万台,同比增长63.6%和68%。这就意味着,2018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销量双双突破百万台大关,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今年前10个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中,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上汽、吉利、奇瑞、江淮、众泰、江铃、上汽通用五菱、华晨宝马10家车企占据了新能源车销量排名前10位。从数量上来看,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了主导位置,率先转型新能源的比亚迪以超过13万辆的销量傲居榜首,先发优势明显,北汽新能源和荣威名爵背后的公司北汽和上汽则各以超过6万辆的销量处于第2、3名。 ●出海联姻 2018年2月24日,吉利宣布通过旗下海外资金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这使得李书福的吉利集团成为戴姆勒集团的最大单一股东。另一方面,吉利和长城等中国品牌也都加快了海外布局,比如吉利在马来西亚上市了宝腾X70(博越) 6月,奥迪获得上汽大众1%的股份,代表着上汽大众能够获得其品牌授权,能够在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而在7月,长城汽车和宝马签署了合作协议,两家正式“联姻”。双方各持股50%,投资51亿成立合资公司。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