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首席记者 高琳琳 实习生 曹壮壮 文/图 旅客在自助换票区取票。 新旧版火车票 一列列火车,一张张小小的车票。从“彻夜排队”到“移动支付”,从拥挤的绿皮火车到宽敞大气的“复兴号”,从普快的长途颠簸到高铁的风驰电掣,小小的车票成为中国铁路发展的见证者。现在铁路又将开启“无票”时代,即使旅客没有带身份证,进站前在刷脸快速通道对着“人脸识别”机器看一眼,就可以直接进站乘车。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中国铁路的变化就是中国发生巨变的缩影。 今年60岁的李建伟曾经是一名铁路职工,谈起火车的发展他深有感触:以前排长队买票,遇到春运更是一票难求。许多做生意的人经常出差,就会委托铁路部门的朋友买票。李建伟的岳父是退休铁路工人,和家人聚少离多,每年探亲回家都是坐硬座甚至无座,工作几十年没有坐过一次卧铺。“1999年,岳父从福建泉州坐长途汽车到福州转乘火车来看望我们,来时大舅哥买的硬座,一坐就是20多个小时,到家休息好几天才缓过劲儿。”李建伟回忆,当时岳父在他家住了几个月回老家,他帮老人家买了一张卧铺票,老人家看到卧铺票的价格后还埋怨他乱花钱。但是回到家乡后老人逢人就炫耀:“我这辈子坐过卧铺,很舒服。” 市民刘磊做建筑生意。这些年他经常辗转各个建筑工地,往返车票都是家人在网上预订的,到车站凭身份证就可以取到车票。他第一次坐高铁列车是在2015年,感觉很新鲜。站台和车门一样高,列车全程对号入座,车厢内没有了拥堵,列车跑起来非常平稳,没有“咣当咣当”的声音,也没有呛人的烟味,乘务员及时更换每人面前的垃圾袋,车厢内始终干净如初。 “40多年来,火车票从小变大,从厚变薄,折射出我们国家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高铁、动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观念,拉动了沿线经济,改善人们的生活。作为铁路建设大军的一员,虽苦犹荣。”李建伟告诉记者,中国铁路经历了从有到“无”的蜕变。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铁路部门出台了各种惠民的举措,火车站的自助进站、候车、换乘、出站位置引导、餐饮引导、设施查询等自助式信息服务的出现,让旅客的体验更加美好。 曾经纸质车票牵动着旅客的心,仿佛只有紧紧攥着它,出门才踏实。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大方便了旅客们的出行,从最开始的售票窗口购票,到现在互联网购票、手机购票,让旅客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车票。而随着电子客票的推出,更是极大方便了旅客们的出行,让旅客进站更便捷,旅途更舒心。 近些年来,铁路部门顺应时代潮流,一直致力于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先后推出微信支付、刷脸进站等服务,现在又推出“电子客票”,预示着铁路智能化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和铁路企业与时俱进的改革完善,纸质车票不再是乘车的唯一凭证,电子客票即将在全国全面推广,铁路乘车开启“无票”时代,这无疑是铁路服务的又一次大改进,让旅客在出行上变得更加方便与温馨。 1978-2018年,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整整40年,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正悄然退出我们的生活,却又成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发展成就的一个见证者。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