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杨书贞 本报讯人工智能、机器人装备、新能源汽车……农业大省的河南正在发力科技创新。如何让科技创新更前沿,如何让创造潜能充分迸发? 1月15日,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九三学社郑州市委主委、省政协委员郑高飞提议: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河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下称河南产研院)。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产业技术研发机构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基石。而目前全国1500多位院士中河南只有27人,河南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郑高飞认为成立河南产研院的目标就是将其打造成河南科创“最强智囊团”,势在必行。 具体怎么规划怎么建?他建议将河南省产研院明确为无级别、无编制的省属事业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聘请国内外知名科技创新人士担任名誉院长和执行院长。 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战略部署,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有前瞻性、导向性地组织开展产业战略研究和重大技术创新集成项目。 同时以河南省产研院名义成立对应的市场化公司,破解单一产研院市场化不足的体制难题,形成公益性职能和市场化手段相互促进、体制内外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 在拓展网络布局方面,郑高飞建议,建立专业研究所预备制度和动态管理机制,以会员形式分批吸纳分布在不同领域、不同体制、不同行业的高水平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加盟,并根据年度绩效考核情况给予前瞻性科研资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创新财政专项引导资金奖补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资源和力量参与,优先鼓励民间投资和企业通过多元投资和多种机制组建专业研究所。 郑高飞还建议应充分赋能放权。进一步改革创新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支持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会员加盟模式和“民办公助”的科研机构管理模式,支持专业研究所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以产品为目标汇聚创新成果进行二次开发,以企业为对象开展合同科研服务,通过衍生企业、孵化企业和服务企业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