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铁塔今昔谭豫增李忠信摄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科学文化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方法和习俗,影响着、节律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这在古人的心目中尤为重要,并以歌谣的形式传诵至今。一代代农人一直秉承照做,确保五谷丰登。诸多诗人也将习俗礼制、世态人情、草木鱼虫等活跃于千年的时光隧道里,成为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美好画卷,流传至今。 从2018年2月起,本报策划推出了“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系列报道,用整整一年的时光,把“立春”“雨水”直至“小寒”“大寒”的二十四个节气,图文并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带领大家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重新感知四季变迁的味道,感知天地时节,重拾大自然之美。 春秋待序,以生生不息。中原大地在四季的流转中,收藏着勤劳农人的故事、质朴乡情的感动、现代生活的智慧以及传统文化的血脉。我们一路走来,感受过郝堂村的春风,听过嵩山脚下的蛙鸣,看过南阳的秋收,逛过内黄县的“年货”集市……通过节气嬗移更迭应对的农耕、民俗、美食的变化,学会跟着节气“过日子”。 立春·雨水 没有听说过哪个人不喜欢春天的。打罢春,春天就开始了,坚冰炸裂,严寒退却,呼呼的北风渐渐减少,东风送暖,云淡风轻,万物复苏,蠢蠢欲动,地上的泥土日渐松软起来,天空一日比一日显得明净高远。充满无限希望、给人们带来喜悦温暖、生机勃勃的春天,在人们千呼万唤的期待中,来到了人间。(高自双) 惊蛰·春分 惊蛰过后,地里的小虫子就会不约而同地爬出来活动,迎接春天的到来。这个时节,农村家家户户也开始忙农活了。其间,教书的父亲常常给我们提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和“田家少闲月”,用来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说真的,原来在课堂上读这些诗时一点感觉也没有,可等到了麦地里帮忙干农活时,才发现这些诗是带着多么浓厚的生活气息且富于哲理。难怪有人说,生活是诗的土壤。 (路人) 清明·谷雨 清明节后上班,与几位同事一道下基层,被沿途的桐花吸引。驿路行道、院落村巷、郊原丘壑、冈陵陌旁,处处繁花,满目酣畅,花势之壮观,分布之广泛,让人为之震撼。桐树本是寻常之树,一年中大多时间都默默地掩映于万木之中,只有清明前后,它才会在百绿之中卓绝群伦,并以压众之势粲然傲立于四野。“待到桐花皆落尽,即临夏日到来时”,桐花是晚春的绚烂,是春到深处的饯行者。 (汤红军) 立夏·小满 樱桃,是儿时记忆里最为好吃的果实,每年立夏前后便见街上一篮一篮玛瑙似的樱桃,发着诱人的光芒。嘴馋的我们一个个围着卖樱桃的妇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好心的妇人给我们几颗尝尝,叮嘱回家问大人要钱再来买。那时候,谁家有几棵樱桃树,一年的油盐便不用操心了,樱桃树也成了那个年代家庭里的摇钱树。如今,物质越来越丰富,采摘樱桃,摘的是乡情,吃的是回忆,品的是美好生活的幸福感。 (孙华峰) 芒种·夏至 芒种前后,田地里的麦穗饱满、金黄,长长的刺芒四向炸着,护着自己麦壳里日渐丰盈的颗粒。“布谷,布谷!”随着布谷鸟的一声声催促,农人的心弦也随之日渐绷紧,并开始了麦收的准备。爷爷将家里的镰刀一把把地磨得锃亮,父亲算准日子,也从单位赶回来,爬上阁楼,翻出木锨、铁叉、麻袋等农具,修好架子车,备齐了拉麦子用的草绳。爷爷把麦场的地平整,再套上一个石磙,来回一圈圈地碾压平实。收麦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董全云) 小暑·大暑 伏天里逼人的高温,席卷大地,我所居住的这个北方小城,也不能幸免。抬头看天,天空晴朗,骄阳似火,光线亮得刺眼;侧耳倾听,窗外是蝉攒足了劲拼命地嘶鸣,还有各家空调的嗡嗡声和流水的嘀嗒声;点开朋友圈,除了热的字眼外,大家都不送玫瑰改送西瓜了。也难怪,人们就这样躲在空调房里,直把窗外空调“吧嗒吧嗒”单调而枯燥的滴水声,听成一首有节奏的动听的乐曲。一天天数着日子,熬着,等着,盼着,盼着立秋,盼着天凉。 (高惠娟) 立秋·处暑 小城的秋雨,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天,多了几分清凉。午后睡醒,背包打伞,穿大街走小巷,只是为了享受周末的休闲时光。连日来雨水的冲刷,小城亦被洗涤一新,平日里行色匆匆的小城,在雨中一切都好像放慢了节奏,行人小心地行走,车流缓缓前行,小城被这漫天挥洒的秋雨笼罩着,滋润着。昔日人潮如流的广场显得格外安静,褪去了夏天的燥热,平添了些许静谧和惬意。(侯英姿) 白露·秋分 老家的秋,是属于父亲的。在那块希望的田野上,父亲是庄稼的国王。儿时对秋的记忆,除了黄澄澄的玉米、白如雪的棉花、红似火的辣椒,就是不辍劳作的父亲了。父亲撑起了秋天,撑起了整个家,不管收成好坏,从未对下一轮耕种丧失信心。我不知道,将来有一天,等他彻底丧失了劳动能力,我接他进城生活,离开庄稼的那一刻,他的眼睛里会流露出怎样的不舍。他早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成为秋天田野里的一株庄稼。(王峰轩) 寒露·霜降 农谚曰:“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箩。”天气由凉转冷,我穿上姥姥给我做的那件薄薄的小花袄时,姥姥就说,快霜降了,该把萝卜白菜拉回来了。过了两天,放学回家,我就看到院里的车上堆着绿莹莹的、白生生的白菜萝卜。一车的绿白相间,煞是好看,如同拉进了一院的生机,让人感觉丰满而蓬勃。 (邓丽星) 立冬·小雪 每年立冬前后,凉粉摊儿都会增加热炒锅灶,我会如常专门前往过个嘴瘾。师傅在厚厚的广底锅中倒上点油,往灶膛攒了几根劈柴,然后麻利地将筐里的凉粉块倒进锅里。凉粉沾着油在锅里吱吱作响,豆气直入鼻底,随后加入葱花和少许蒜汁,再翻炒几下便可以出锅了。我夹起一块慢慢送入口中,外焦里嫩、豆香浓郁,其香沁人心脾,其味独特鲜美……(汤红军) 大雪·冬至 冬季没有什么水果吃的情况下,烤红薯是不错的选择,最佳的时间是屋外下着大雪。炉子上红薯的香味愈来愈浓,褐色的汁液在炭火上发出吱吱的声响,我们姊妹停下手中的笔,接过父亲手中用大碗盛着的烤红薯。搓着手,用嘴吹着,小心翼翼地掰下一块,皮焦肉黄,带着甜味的香气扑鼻而来,也留在了记忆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沈莉红) 小寒·大寒 对于四季分明的河南来说,用“寒山瘦水”形容严冬也很贴切。池塘的水慵懒地躺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不再和岸边的柳树轻言细语,水底的鱼儿也安静地不再露出水面了。街上的行人,羽绒服、围巾、口罩,全副武装。树叶被风卷成一堆,瑟瑟缩缩地挤在一起。这样的天气,起床就需要勇气了,要不怎么会有“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手够不着的地方都是他乡”的调侃呢? (刘静) 专家观点 传统文化的“根”和“脉” □杨旭东 如今,说起二十四节气,给人的感觉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慢慢地脱离了农业生产,以城市生活为中心。即使在农村,过去种庄稼、瓜果蔬菜都要根据节气来安排种植时间,错过节气了就可能影响产量,甚至绝收,如今一个温室大棚就把好多问题都解决了。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时间表的意义正在淡化。 与此相迥异的是,随着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长期不被我们提及的二十四节气竟然莫名其妙地在微信朋友圈火起来,时不时地在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里转发、刷屏。这多少有点令人感到意外,不过仔细想想,也不是没有来由的。 每一个节气都是微信朋友圈里对二十四节气的一次普及。微信朋友圈就是不断制造“看点”的集散地,而二十四节气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一个“看点”。与朋友圈相捆绑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它们是散布、兜售这些“看点”的信息源。这样一来,某些以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微信公众号就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势,在每一个节气到来的当天把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一些被现代人遗忘的“知识点”进行一番梳理,再配上一些节令食物、民俗图案或者自然物候变化的风景图,整个屏幕给人的视觉效果显得特别有传统文化的味道,这暗合了当下国人既需要现代化的便捷又难以割舍传统文化的一种“两难”的精神需求。 除此之外,二十四节气知识在微信朋友圈的散布,不知不觉地承担了“知识传承”的职责。对于这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遗产”来说,怎样保护和传承是使命,也是个大难题,特别是像二十四节气这样的遗产项目,既难以确定特定的传承人群,又没有固定的传承空间,仅仅靠某几个申报项目时确定的地方,难以真正实现对这样一个庞杂知识体系的完全传承。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化的结晶和符号,它在某些方面与现代生活、新兴媒介相契合之处恰恰推动了对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特别是像“清明”可能与放假、祭祖相关联,“冬至”到了,很多地方要吃饺子,节气背后的习俗对年轻人而言,更能吸引他们去了解每一个节气的文化内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光追求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每一个节气所传播的知识里面大都包含着应季的果蔬,适宜进补的食品以及需要注意的养生问题,其所包含的这些知识都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生活智慧,也给对现代生活有所反思的人提供一个“饮食和养生指南”,这可以看作是二十四节气的当代价值。再者,二十四节气所传播的这些知识往往又与中医的一些观念相吻合,无论对于民俗文化还是中医药文化都是大有裨益的,这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犹如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二十四节气是其“根茎”之一。不管节气习俗通过怎样的方式“火”,只要我们还在坚持,这些文化记忆,就能让一代代人记住自己的“根”和“血脉”。 (作者为河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记者手记 在节气中感受岁月之美 □本报记者胡春娜 2019年的立春“巧遇”除夕。朋友发来一张街头花池里迎春花开放的照片,一小朵,黄黄的。这预示着,此时的中原大地已开启了“入春”模式。 从我记事起,家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习俗。起初我不知道这是二十四节气的习俗,因为生活里的节日很多,想当然这就是众多节日中的一天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渐了解二十四节气于农耕时代的意义。在那些逝去的时空里,农人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象中,通过观察日月、气候以及物候变迁的规律,逐步积累,不断演化成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体系。 所谓“节”,就是草木新的生长点,是植物与大地、与天时的互动。一年的时光,以月计算,很短,仅仅12个而已,再以“节”为点,也就24个。万物均以这些个点,进行转换,不得不说,真的很奇妙。 一方水土一方人。源于这个选题,我注目乡野,记载情感,感受四季。 春季的鄢陵花卉展,鸟语花香,游人如织,遥想千年前的一个春日里,老枝泛出新芽,城外杏花满枝,田野茸茸新绿,微风熏人沉醉,家人、友人结伴而行,不远处的草地上,孩童嬉戏玩耍;夏季的淮阳东湖,荷花与蒲茁壮成长,弦歌书院那风化了的老砖土墙、磨光滑的石柱、褪色的门窗、苍翠的松柏承载着久远的历史,渗透着文化的积淀;秋季的鹿邑田地里,农人老李喜笑颜开,他种的农作物不但丰收,而且拿到了种地的补助,粗糙的双手,灿烂的笑容,为季节增添了一抹喜色…… 在此期间,我扮演了记录者的角色,写风景,写食物,写茶,写花,写生活,写习俗记忆中的温暖,写日子里的诗情画意。字里行间,透出欢愉——日常生活最平凡、细微之处,都能展现明亮的诗情。 犹记得去年6月,我带着家人在开封市汴河边游玩,偶然看到一户人家院门外凌霄花开,母亲满心欢喜抱着我的女儿站在花藤下,让我拍照。主人张大姐闻声开门,她爽朗热情,我们就这样站在花架下聊了起来。 和煦的阳光,干净的院落,鲜艳的花朵,石桌围坐,杯中茶汤,身边的一切风物都在光阴中流露季节的变换。那一刻,我深深地理解了节气,它已不单单只是一个文化符号,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生活方式。 生活在都市里,很多人焦虑、急躁,虽无数次想逃离这个钢筋森林,幻想在某个山林里,自己有一座房子,房前屋后种满果树和花卉,养一只狗和几只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孩子教育怎么办,父母养老怎么办,怎么置办生活用品?这都是问题。 李妍彦也曾经有以上困惑,直到她从节气里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春季品茶怡情,夏季练书法静心,每个节气都组织相关活动,生活越来越舒心。每到节气,她都配着相关的食物、花信、诗词等放在朋友圈,她希望透过节气,越来越多的人能感受生活之美。 每个节气里,都藏着一段旅行和记忆,从最初的指导农耕生产,到现代的品味生活美学,节气,在这千年的时光流转里,一直是美好生活的载体。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