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厉(濑)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老子故里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鹿邑是两千多年来民间与官方公认的老子故里。并获得了大多数古今中外权威机构对鹿邑太清宫老子故里支持与认可。历史上曾有八位皇帝亲临鹿邑县祭拜老子,并在鹿邑县境内留下如唐开神元皇帝道德经注碑与老子息息相关珍贵文物。
2012年2月23日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报中国文联审批、中宣部备案,决定命名河南省鹿邑县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
老子(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李聃。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他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与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