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 丹)为让孩子们有更多锻炼机会,培养他们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加深同学之间团结和拼搏的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自身体质,近年来,市体育局从我市体育工作实际出发,围绕全市“创文”工作大局开展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阳光体育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打造未成年人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市体育局下属单位市体育运动学校,在我市选择了部分有条件、有意向的中小学校作为试点,开展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同时根据试点学校的项目需求,选派相关教练员进入学校进行点对点帮扶训练。目前,学校所有项目都已经与基层学校挂钩,其中篮球在艺术幼儿园、郾城实验中学、五一路小学开展志愿授课,排球在外国语小学开展志愿授课,跆拳道在五一路小学、受降路小学开展志愿授课,柔道在双龙小学、北大附属实验小学开展志愿授课,拳击在人民东路小学开展志愿授课,中长跑、投掷在明德小学开展志愿授课。通过项目进校园帮扶训练,充实了未成年人的体育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更多的健身选择。 市体育局携下属单位体育中心,于今年7月公布了我市3个获中央财政资金补助体育场馆的开放方案,明确了漯河体育场、漯河体育馆、漯河游泳馆的具体开放项目、开放时间以及收费标准,规定了各场馆全年度最低接待人次,同时列明了各场馆内本年度举办的体育赛事、体育活动、体育培训等情况。漯河体育场对外开放项目为足球和田径,除赛事活动及维护、训练时间外,全年每天6点至18点免费开放;漯河体育馆对外开放项目为篮球,除赛事活动及维护、训练时间外,全年每天8点至18点免费开放;漯河游泳馆每年法定节假日每天8点至20点向公众免费开放。体育场核心区、体育馆和游泳馆计划全年接待不低于12万人次、月均接待不低于1万人次、日均接待不低于400人次,全年室内体育场地每万平方米平均接待不低于20万人次。体育场核心区、体育馆和游泳馆(跳水馆)外围体育场地设施计划全年接待不低于36万人次、月均接待不低于3万人次、日均接待不低于1千人次。此项措施将为我市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锻炼场地和更多的锻炼机会,让未成年人了解和掌握科学化、合理化的健身知识,养成良好的健身锻炼习惯,受益终生。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