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泰本报通讯员陈玮 城市是大学的生存依托,大学为城市开出“智慧之花”。作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将科研工作聚焦中原经济区建设、“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院改革发展大局,努力在平台建设、项目管理、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科普宣传等方面实现大学与地方的共生共荣。 砥砺科研,成果丰硕 建院以来,学院共取得各级各类成果6300项。其中,发表论文4364篇,主持科研项目938项,撰写专著、编著、教材659部,获得授权专利148项,获奖209项。学院科研成果整体上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探索》《多维视角下的高职教育探索与实践》聚焦豫晋陕“黄河金三角”职教集团教学改革的新成果,《三门峡历史文化研究文库》展示了三门峡独特厚重的历史文化,30本“六步四结合”创新型教材代表了学院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学术专著《中国蜀道·交通线路》获得我国新闻出版的最高奖——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多位教师的科研成果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门峡市科技进步奖等。丰硕的获奖成果显示了学院整体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 创设环境,聚智引才 大学的科研力量常常是一座城市创新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高职院校科研难做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为了抢抓机遇,补齐短板,学院出台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培养办法,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加速引进、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有规划、有组织地建设科研创新团队,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了科研协同创新能力。科研助力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成为学院科研创新的主力军。学院将高层次人才引进作为改革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引进培养了加拿大籍华人赵丽博士等一批高层次人才进行科研创新、创业,学院在博士工作室、研究所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校城互融,合作共赢 科研决定着技术创新,学院科研团队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设立在学院的三门峡市众创空间和产业孵化基地积极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三门峡生物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学院设立了秘书处,推动了三门峡地区生物技术产业的改造升级。校企合作项目智能快递柜研发、焊接自动线旋转工装夹具等应用性强的科研成果都投入到了企业生产,实现了1800万多元的经济效益。学院建设的14个科研创新平台和行业企业资源共享,联合申报项目,及时推进成果转化,带动了三门峡及周边地区相关行业、产业、企业的技术改造、转型发展。仅2015年、2016年校企联合申报的三个校区合作项目就获得省级财政400万元的支持资金,实现了科研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三门峡是一座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城市。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积极落实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培根铸魂作用。在“一带一路”、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中原经济区社会发展研究与实践中,自觉担负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文化服务等职责,为地方发展和人才培育提供支持。近年来举办中原大讲堂30余场,社科知识讲座120余场。学院拥有市社科专家、社科宣传名家等多人,连续多年被评为“三门峡市委政研工作先进单位”。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中,领导干部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带头上讲台、走基层,做示范,收到良好效果,荣获2018年度“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高校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同时,学院发挥教育科研优势,积极组织实施开展教授支教、科技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融入地方的脱贫攻坚中;承办的“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5周年学术研讨会”推动了三门峡旅游文化城市的建设。 作为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河南省首批高职院校,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已经走过了20年的高职办学历程,全体教师正以“致青春”的豪迈激情为“黄河明珠”“天鹅之城”三门峡注入不竭的创新动力,实现了一所大学和一座城市的深度融合。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