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汉字文化的传承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访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出土文献保护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 ■本报记者 张军亚 “把一个城市建成文化名城,而且限定在汉字文化名城,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10月28日,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出土文献保护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与漯河历史上积累的汉字文化资源是相关的,也是漯河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有意识地把打造汉字文化名城作为一个战略来努力的结果。 黄德宽说,要建设汉字文化名城,首先要很好挖掘汉字文化资源,把汉字文化名城建设与提高整个漯河人民的文化素养结合起来,从青少年抓起,在社会上,加强汉字文化的普及。除此以外,做汉字的文章,把汉字文化的传承与经济发展、旅游结合起来,提升汉字文化在漯河整个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同时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度开发,积极推动汉字创意产业发展。 黄德宽 朱小健 传承许慎文化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小健 ■本报记者 谢晓龙 “许慎文化早已成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多年来,漯河继承和发扬许慎文化的决心始终未变,而弘扬许慎精神和汉字文化的形式又是多变的。在变与不变之间,许慎家乡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精神追求,以及建设‘中华汉字文化名城’的信心清晰可见。”10月28日,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小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朱小健说,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与漯河的渊源已久,缘起于许慎。漯河对许慎文化和汉字文化的推广、普及十分重视,其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精细化,这让漯河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城市文化建设的步伐也随之加快。同时,许慎文化对于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也在发生变化。我们每一次来许慎文化园,感觉都有新的改变,不仅仅是建筑物的增加、硬件方面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群众已经把许慎文化当作精神追求的目标,努力传承和发扬。 以更专业和严肃的态度弘扬许慎文化 ——访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蕴智 ■本报记者 张军亚 “今年的研讨会增加很多新生力量,论坛上出现了不少新面孔。此次研讨会,年轻人的比例已经过半,并且提交的论文质量也有很大的提升,涉及语言、文字和传统的文字学以及地下出土文献研究等方面。这说明我们的文化得到了很好传承。同时也说明许慎文化的巨大魅力。”10月28日,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蕴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王蕴智说,近年来,漯河围绕打造中国汉字文化名城,在加强汉字文化、许慎文化传承发展的同时,深入发掘许慎文化在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非常好,也很必要。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就要打好基础,特别是在汉字文化教学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储备,要加大对教师汉字文化方面知识的培训力度。同时,在围绕《说文解字》等经典书籍编写字书、辞书包括幼儿读本时,要尽量的严肃、严谨一些,使我们漯河从对孩子进行许慎文化启蒙教育时就站在更高的起点。 王蕴智 不断提升许慎文化影响力 ——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守奎 ■本报记者 谢晓龙 “漯河是许慎的故里,这里连续举办了四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来的学者不断增多,学术影响在不断扩大,非常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守奎10月28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李守奎说,习近平总书记把汉字定位为中华文化的基因。现在,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汉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有着好的氛围和时机。漯河市有责任配合国家的重大需求,把汉字文化做得更好。建议漯河市通过专家、学者,把许慎文化、汉字文化建设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不仅要进学校,还要进入国际舞台。要把《说文解字》放在国家文化的背景下来理解、学习、思考与研究,通过专家、学者,把许慎文化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符合现代学术意义的学术平台上来,实现与国际的融合;要通过科学、正确的汉字文化、汉字知识普及,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达到这个时代所期望的状态。 李守奎 进一步提高漯河城市知名度 ——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主任王立军 ■本报记者 谢晓龙 “多年来,漯河市在打造汉字文化名城方面做得不错。特别是许慎文化园,规划、建设得比较科学、专业,打造了一个专家学者和公众学习、纪念、传播许慎文化的平台,结果非常理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主任王立军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王立军说,传播许慎文化,漯河市有好的载体。下一步,要用好的方式,不断扩大贾湖遗址、许慎的文化影响,在更大范围提高漯河的知名度。许慎文化、汉字文化是漯河的城市名片,要围绕发挥城市文化效益、名片效益,带来经济效益和旅游效益。还要从学生教育抓起,利用学生资源,在全市营造一个学习弘扬许慎文化的浓厚氛围。要集中精力宣传漯河,让漯河的名片带来更丰厚的回馈。 王立军 强化汉字的理解和应用 ——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运富 ■本报记者 张军亚 10月28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运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漯河作为许慎的故乡,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城市。 “此次来到漯河参加研讨会,我主要想谈谈《说文解字》所反映的许慎有关汉字应用的思想。”李运富说,平常大家都把《说文解字》看成一部行书,“我认为《说文解字》除了分析行体以外,还在讲汉字的应用,所以我从《说文解字》的序和解释当中,把许慎这方面的思想给发掘出来。”李运富说,积极弘扬许慎文化,并依托许慎文化打造汉字文化名城,这很有意义。弘扬传承许慎文化,更好地运用《说文解字》,李运富认为首先要理解许慎,加深对《说文解字》本身的研究,把他的思想、他的文化内涵阐释、挖掘出来,让更多普通民众了解、理解他。特别是年轻人,要从学习汉字的基础入手,从学习《说文解字》入手,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意义,唤起内心对汉字的热爱。 李运富 不断丰富许慎文化园内容 ——访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学系教授高岛谦一 ■本报记者 谢晓龙 高岛谦一先生曾在东京上智大学学习汉文、英文和德文,期间赴美留学,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完成学业,后来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任教。10月28日,今年已79岁的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我上大学时,汉语是我最喜欢的。在研究生阶段学习汉语应用学时,对《说文解字》非常感兴趣,一直坚持学习到现在。” 高岛谦一说,他长年从事古汉语、古文字研究,尤其是潜心于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这期间,他学习到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到安阳、漯河等多地参观。他在20多岁求学时开始学习《说文解字》,认为学习好《说文解字》,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非常有益,而且《说文解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他表示,发扬光大许慎文化,如果能在漯河许慎文化园设立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部会更好。他希望,我市进一步增加展览资料和相关的原型文物,增加一些不同语言版本的《说文解字》,不断丰富许慎文化园的内容。 高岛谦一 “希望带学生参观许慎文化园” ——访韩国明知大学教授姜允玉 ■本报记者 谢晓龙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韩国明知大学教授姜允玉,对我市传承许慎文化、建设中华汉字文化名城的做法给予肯定,并希望有机会带自己的学生来漯河参观许慎文化园。 姜允玉说,漯河是许慎的故里,学习汉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说文解字》是基础。谈到何时与《说文解字》结缘,姜允玉告诉记者:“我妈妈姓孔,我小时候就开始学《千字文》,还有汉字,我的家庭教育就是这样。我在出国留学时,从研究生开始接触《说文解字》,当时我们毕业的时候一定要过《说文解字》这一关,这让我学习了很多知识,解答了我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中的不少难题和疑问。” “我目前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这次来许慎文化园参观,感受非常深,收获非常大,进一步加深了对漯河这座城市的印象。”姜允玉说,漯河的设计、建设以及绿化非常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希望有机会带学生来这里,进一步学习《说文解字》,实地感受许慎文化的魅力! 姜允玉 生活经典化 经典生活化 ——访中国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教授、所长郑卜五 ■本报记者 张军亚 “参加本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我主要是与广大学者一起探究许慎《说文解字》的五百四十个部首。”10月28日,中国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教授、所长郑卜五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许慎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创造的540个部首,是对中华文字的绵延和传承。正因为许慎做了整理,我们有了部首和偏旁,让我们更方便进行信息传播,也有利于千百年来文化的传承。 郑卜五说,漯河依托许慎文化,建设许慎文化园,举办国际研讨会是对文化的一种推广和传承。希望漯河围绕打造汉字文化名城,进一步丰富许慎文化内涵,将弘扬许慎文化与传播《四书》《五经》等经典结合起来,把经典融入生活,通过灵活、通俗的形式展现经典,实现经典生活化,生活经典化,推动汉字文化更好地传承。相信通过政府带动、学者协助、民间普及,漯河汉字文化名城的招牌会越擦越亮。 郑卜五 让《说文解字》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发扬 ——访中国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季旭昇 ■本报记者 张军亚 10月28日,中国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季旭昇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说文解字》收录了9353个字,从汉代延传到现在,将近两千年,影响了我们今天写的字,但是《说文解字》历经历代传抄有很多讹误,那我们就希望能够借着很多出土材料,把《说文解字》两千多年来传抄翻刻的错误纠正过来,从而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它。 季旭昇说,漯河连续四届举办许慎文化研讨会,为我们在一起研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也说明漯河市委、市政府对许慎文化传承,以及打造中华汉字文化名城的重视。文字具有巨大的力量,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不倒,并焕发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根源在于我们有悠久的文化底蕴,而承载文化的就是汉字,汉字跟其他拼音文字相比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是一个工具,而是背后有一股能承载几千年优良文化的力量,所以漯河要打造汉字文化名城,尤为重要的就是要把《说文解字》背后的文化底蕴给发扬出来。 季旭昇 发扬光大许慎精神 丰富漯河文化内涵 ——访香港能仁专上学院教授单周尧 ■本报记者 谢晓龙 “漯河是许慎的故乡,这里通过传承许慎精神和传播学术文化来带动城市发展、经济发展,非常不错!”。香港能仁专上学院教授单周尧10月28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单周尧说,许慎对中华文化来说太重要了。起初,人们对文字的源头和发展都不太清楚,而《说文解字》对于公众读古书和了解中华文化都非常重要。单周尧说:“今年我70岁,我从20多岁开始读《说文解字》。在研究文字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里面都是宝,不断有新的发现。我曾在香港出版的杂志里发表过文章,就文字的来源、字与字的关系进行阐述,依据的就是《说文解字》。” 单周尧说,漯河作为一个文化名城,应该成立一个文字学的研究室,一方面办学报,集中发表一些关于《说文解字》和中国文字的论文。另一方面,请一些学者来讲学,进一步研究汉字名城和文化名城,不断丰富漯河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实力,使许慎精神发扬光大,把漯河建设得更好。 单周尧 许慎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访中国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竺家宁 ■本报记者 张军亚 “第二次来到漯河,觉得漯河是一个非常干净宽敞,让人非常愉快的城市。我这些年在研究《说文解字》同时也在研究佛经语言,将二者结合起来,我发现《说文解字》不仅在历史上一直得到传承,而且影响层面非常广。”10月28日,中国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竺家宁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漯河充分挖掘许慎文化,打造汉字文化名城,并将其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和象征,这让对文字感兴趣的人找到了精神寄托地。 竺家宁说,文化需要一代一代传承,台湾非常重视这个方面,在他小时候,老师就让背诵《说文解字(序)》。“现在我们担任教学工作,也一样让学生从背诵经典入手。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觉得是负担,但背会了,学久了,有了一定文化基础,再来研究理解中国文字,就会发现容易多了。我觉得这是文字传承的一个好办法,也是一代一代更好弘扬许慎文化的基础。”竺家宁说。 竺家宁 让漯河的汉字教学走向全国 ——访中国台湾大学教授徐富昌 ■本报记者 谢晓龙 “漯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许慎是一位文字大家。我第三次来到漯河,感到这里对许慎文化、字学的推广做得越来越好,城市发展变化也很大!”10月28日,中国台湾大学教授徐富昌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徐富昌说:“《说文解字》对中国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漯河的许慎文化园显得尤其重要。参观园区时,我发现有一个叫‘汉字密码’的版块,这里深入浅出地把一些汉字用小篆和古文字进行了解说,让民众在了解文字中有了正解,这种方式很好。同时,我们应该呼吁和鼓励一些学者,除了学术性的文字解说外,做一些通俗性的、让广大民众能看懂的文字普及工作。徐富昌建议,漯河市可以把说文解字馆建设纳入规划,做一些更积极的工作,努力让漯河的汉字教学走向全国。同时,许慎文化园可以增加一些与汉代相关的、与许慎有连接性的资源,开展一些关于学习汉字的动态教学等。 徐富昌 推动许慎文化向前发展 ——访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蔡哲茂 ■本报记者 谢晓龙 “《说文解字》是一部杰出的著作。多年来,漯河市在传承许慎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城市的发展也很快,道路规划有序,整个城市很美观。”10月28日,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蔡哲茂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蔡哲茂主要从事甲金文字考释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著有《甲骨缀合集》《甲骨缀合续集》等。长年从事文字研究工作的他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漯河市发展汉字文化,要不断扩大规模、增加内容,让更多的当代专家、学者来讲学,推动许慎文化向前发展。他表示,古人发明文字,是用来记载语言和传承文化的,漯河市可以在诠释文字的基础上,适应时代、与外界沟通,用更加科学的方式传播许慎文化。漯河市可以探索设立师范学院的形式,请来这方面的老师,收集有关的学术作品,通过大学更好地向学生和外界传播许慎文化。同时,要正本溯源、放宽视野、科学普及,让许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蔡哲茂 (图片由本报记者范子恒、李慧宇提供)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