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晓东 “俺家今年大变化,享了国家的福,住进了‘幸福院’。”10月22日,和煦的阳光洒向天中大地,在汝南县三门闸街道办事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里洋溢着温馨的气氛,今年63岁的贫困户范金叶边晒被子,边和同事闲聊,还时不时看看坐在轮椅上晒太阳的儿子刘峰,神情中都是满足的喜悦。 “现在这里就是家。”范金叶告诉记者,她现在是托养中心的护工,既能照顾其他残疾人,也能照顾卧病在床的儿子,一个月拿2000元工资,管吃管住管治病,“虽说比较辛苦,但以后的日子有奔头啦!” 刘峰多年前因病致残,生活无法自理。为了照顾好儿子,范金叶和丈夫也被“绑”在家里,一家人成了贫困户。 而像范金叶家这样,为了照看一个人,拖累一家人、致贫一家人的情况在驻马店市并不鲜见。该市60.5万各类残疾人中,持证重度残疾人达13.2万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4.72万人,需要日间照料、机构托养的重度残疾人就有1.04万人。 “能否像基层养老院一样,把残疾人集中起来供养,把重残贫困家庭的劳动力解放出来?”驻马店市残联理事长张银良说,“当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借鉴,只能先搞试点,摸着石头过河。” 2017年,在驻马店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试点率先在全市重残家庭最多的上蔡县开展,通过3个乡镇试点后迅速向全县推广,并探索建立了“县级统筹、乡村实施、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目前,上蔡县建成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32个,入住重度残疾人551人,实现全县26个乡镇(街道)托养中心全覆盖。 “看那春光早,喧闹了枝头,花瓣颜色好,阿妹更娇羞,看那春水流,流过小桥头……”阳光明媚的下午,上蔡县邵店镇刘岳村村头传出阵阵欢歌笑语,32岁的刘更臣和29岁的刘静在他们的“新家”对唱情歌。这个“新家”就是村头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这两位高位截瘫患者和17位重度残疾人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记者看到院子里环境整洁,护理室、康复室、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刘更臣的母亲卜昴告诉记者,儿子在这个“新家”里找回了尊严和信心,他干起了电商,销售当地生产的化妆品丝瓜水,平均每月收入3000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创业明星和自强不息的典型。 今年2月,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到驻马店市专题调研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工作;5月,中残联、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又在驻马店市召开了全国推动因残致贫家庭脱贫攻坚暨失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和托养工作现场会,重度残疾人托养的“驻马店模式”成为大会的亮点。 截至目前,驻马店市已建立96个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和3个日间照料机构,不仅基本实现了重残人员集中托养的全覆盖,还为重残家庭提供稳定增收岗位2000多个,有效解除了重残家庭成员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了“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幸福一家人”的目标。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