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人员正在超市日常监管 高浩峰 供图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随着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重视,城市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有所改善,管理日趋到位,更加规范化、精细化,但是由于地域广、监管力度薄弱、消费水平低、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等原因,使得农村地区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就如何做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本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有关食药监管人员。□ 记者 龚振 百姓食堂 引领农村集体聚餐新风尚 在农村,无论谁家有了“红白事”,都是要宴请街坊邻居的。在这不规范的集体聚餐中,存在着许多的食品安全隐患,尤其是夏季食品储存稍不注意,就极易引发腐烂变质。 如何监管好农村集体聚餐一直是食品监管部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也是大部分农村食品监管人员面临的共同难题。相关数据显示,农村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多是集体聚餐引发的。 就如何监管好农村集体聚餐问题,记者采访了长葛市后河镇食药监所所长曹杰锋,曹杰锋在自己辖区所采用的监管方式,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据曹杰锋介绍,为监管好农村集体聚餐问题,他同所里的监管人员把辖区内闫楼村多年不用的学校利用起来试点建设百姓食堂,谁家有“红白事”就到百姓食堂聚餐,闲置时作为一个宣传食药安全的场所。 此外,后河镇食药监所的监管人员对辖区内的厨师进行摸底排查、登记备案,成立了后河镇农村集体聚餐厨师协会。后河镇食药监所对辖区内有意加入厨师协会的厨师和厨工先进行健康体检,合格后方可成为正式会员。百姓食堂有任务时,厨师协会指派6~8名厨师、厨工上岗作业,上岗时着统一服装,佩戴健康证、厨师证。目前,后河镇厨师协会有会员厨师68名、会员厨工80名。 在百姓食堂办过宴席的后河镇闫楼村村民告诉记者,以前在家里办宴席,地方不好找,环境也差得很,有了百姓食堂后这些都不用操心了,一桌三四百块钱就能搞定,还有专职的厨师和帮厨,在百姓食堂办宴席是真的放心。 闫楼村的百姓食堂并不能满足全镇人的使用,后河镇的流动餐厅仍然很多,为此后河镇食药监所为流动餐厅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如流动餐厅须配备有冰箱、留样柜、消毒柜等标准化餐厨设备,解决食品冷藏加工和餐具消毒问题;配备有便携式操作间,解决操作场所卫生安全问题等。 记者问及曹杰锋的监管心得,他表示,要想切实保障食品安全,仅仅靠监管人员的督促还不够,需要对厨师、对村民培训,提升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才能真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布鞋厨房” 创新校园食品安全监管 农村地区学生的寄宿情况较为普遍,尤其是中学生,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食用,保障好学校食品安全就变得尤为重要。就如何做好农村学校食品安全问题,记者采访了驻马店市食药监局副局长段保华。 段保华指出,近年来,驻马店市从实际出发,精细化管理,提升学校食堂软件水平。在农村学校食堂管理方面积极推行“布鞋厨房”(厨师、厨工工作时须穿布鞋。布鞋不防水,穿布鞋是为了保证厨房地面干净,无水污、无杂物),操作人员要及时清洁后厨地面,防止地面积水;严格实行色标管理,杜绝交叉污染;规范学校领导陪餐制,变以前的“陪吃饭”为现在的“陪安全”;引入“第四方”监督机制,由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餐饮食品安全委员会或伙委会作为第四方,共同监管学校食品安全。 此外,驻马店市还通过加强食品安全自查、创新宣传方式、加强宣传引导、评选“食品安全之星”等方式,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激发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 驻马店市的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成绩突出,排名在全省都是靠前的,去年全省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会就是在驻马店市西平县召开的。 最后,段保华指出,做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和后厨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教育。 对山寨食品的监管,不“一刀切” 提到农村食品安全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市民表示,逢年过节在老家走亲戚极易买到“山寨食品”。市民高先生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回老家探亲买饮料的时候,一时没注意,结果买到了一箱“山寨版”的六个核桃——“大个核桃”,这让他十分尴尬。 日前,有媒体指出,近年来不少“山寨食品”在农村的超市里横行,逢年过节尤为明显。如“小白兔奶糖”“王老正”“大个核桃”。这些“山寨食品”,很容易混淆消费者的视线。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山寨食品”并不能一棍子打死,需要区别对待。郑州市中原区食药监局党组成员秦鹏告诉记者,如果“山寨食品”经营者可以向监管部门提供相关的资质,且这些资质符合国家标准,也是允许这些食品在市场上流通的。对于市场上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山寨食品”,食药监管人员会坚决查处。 记者在基层食品监管人员那里了解到,农村地域广大,食品经营商户分散,有些地区交通不便,再加上农村地区食品监管人员少、力量薄弱,还有些农村地区地处两个县或几个县交界地段,情况更加复杂,甚至会形成监管空白地段,监管薄弱加之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维权意识不足,导致不合格食品流向广大农村,这种情况在食品流通环节表现得尤为突出。 要解决农村流通市场上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食品监管者加强监管,更需要这些小商户遵纪守法、销售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此外,还需要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看叶县食药监局 如何监管农村食品安全 叶县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走在我省的前列,就如何做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记者采访了叶县食药监局局长刘国平。刘国平表示,面对难题,叶县食药监局以“抓紧源头、规范零售”为主体思路,创新监管思路,将宣传教育和严惩重处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道路。具体做法如下: 夯实基层监管基础。充实基层监管人员队伍,同时,在乡镇成立了行政正职任主任的乡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在553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食品药品协管站和食品药品科普宣传站,设置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 强化培训教育。开展教育培训,开办“局长下乡巡回课堂”。局长带领专业股室人员,让每一位食品生产经营者都接受一次局长面对面的两个小时食品安全形势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做到全覆盖、无缝隙,全员培训。 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发挥助推监管作用。创新宣传方式,开展广泛社会宣传,充分发挥宣传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助推作用。 建立电子监管平台。实行统一的“二维码”销售清单,在销售清单上加盖批发企业的“二维码”印章,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电子监管平台,查询批发企业及销售食品的信息。在示范店推广电子“二维码”取代食品纸质身份信息,监管人员和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查询食品资质证照等来源信息,电子“二维码”食品身份信息向公众公开,减少纸质资料的使用,这样既节省企业开支,方便消费者辨识食品真伪,也利于监管,“三无”食品进不了超市,实现了食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查、责任可追究。目前,叶县已实现了食品“四码一体”。 此外,叶县食药监局还开展观摩评比活动,大力推进示范店创建;加大力度整治农贸市场;认真贯彻食品“三小”管理条例,深入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治理;严格稽查执法,提升监管效能。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