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春喜本报通讯员王向灵田宗明 临出门,顺便把一袋垃圾扔到家门口斜对面的绿色大桶里,对于沈丘县石槽集乡徐营村村民徐红卫来说,已是一种习惯。“这里面盛的是‘不可沤垃圾’,主要是些塑料、玻璃之类的东西。”7月2日,指着大垃圾桶,徐红卫向记者解释。 在徐红卫家厨房门口,有一个白色的小垃圾桶,里面盛着菜叶、西瓜皮等,这些被称作“可沤垃圾”。院子里,妻子程二苗正在为十几盆花浇水。客厅内,沙发、茶几抹得一尘不染,房间收拾得干净利落。“不光俺家,村里大伙儿都是这样。养成卫生好习惯,家里、村里都干净,生活也舒心。”说话间,程二苗切开了西瓜。 3年前,徐营村还是另一番情景。“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蚊子苍蝇飞,媒人不进村。”村民张铁山说,坑塘里漂浮着塑料袋、饮料瓶等污染物,臭得鸭子都赶不下水。 变化从去年开始,石槽集乡开展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徐营村率先打响了向垃圾污染宣战的第一枪:路边、地头、河沟等处的垃圾,由党员干部先行分批捡拾清理;日常公共环境卫生保持,除了由专职人员清扫,还鼓励村民自愿清理维护。 为遏制垃圾污染,徐营村从源头抓起,把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沤垃圾”和“不可沤垃圾”。每家一个白色小桶,用来装“可沤垃圾”,主要是剩饭剩菜等易腐烂垃圾;五六家一个绿色大桶,用来装“不可沤垃圾”,主要是塑料、玻璃等不易腐烂垃圾。“可沤垃圾”每天由村保洁员收集后,运至村外固定堆放处进行沤肥返田,“不可沤垃圾”则由保洁公司运至县城垃圾处理站。 徐营村党支部书记张占中说,刚开始时,有村民往大桶里倒“可沤垃圾”,村干部就把垃圾倒出来,不嫌脏不嫌臭,一点点把“可沤垃圾”分拣出来。村民见村干部这样做,自己倒不好意思了。慢慢地再没人乱倒垃圾了,还主动为保洁员清运垃圾“搭把手”。 于是,村“两委”进一步打造了垃圾分类“升级版”。先是通过村广播每天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提出表扬;再是建立了“路长制”,由群众选出一批老党员、责任心强的村民作为“路长”,负责管理和监督村道卫生和垃圾分类,村道环境治理步入常态化、标准化、制度化。由此推而广之,各家各户实施“五清理一规范”,即清庭院、清厅堂、清卧室、清厨房、清厕所和规范生活方式,形成居家清洁的良好生活习惯。 “卫生搞好了,村里、家里来个人也觉得体面。心情好了,种田、上班更有劲儿了!”徐红卫笑呵呵地说。 如今的徐营村,绿树环绕,平整的水泥路从村头通到村尾,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村里的几个坑塘都放养了鱼,鸭子在水里悠游自在……真应了徐红卫的那句话:“养成好习惯,过上好日子。”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