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河南日报记者温小娟)6月9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目前我省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截至2018年年底,我省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3个、代表性传承人127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28个、代表性传承人832名。 据了解,我省的非遗项目从国家级到省级覆盖了十大种类,包括民间文学类,传统美术类,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传统技艺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等。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重要的“活态”载体,他们享有展示技艺、学术研究以及按照师承形式或者其他方式选择、培养传承人等方面的权利;同时,享受人民政府规定的传承人补助费,并可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去年专门认定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展示传习馆80个,将通过带徒授艺,举办培训班、讲座等方式,培养一批非遗人才。未来,将充分发挥非遗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又讯6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及相关机构在广州召开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优秀案例发布会,公布了50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名单,河南豫剧、太极拳(陈氏太极拳)、中医正骨疗法(平乐郭氏正骨疗法)等3个项目入选。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