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建业小哈佛双语学校赵含硕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凌晨4点,我们还在睡梦中时,有这样一支爱心志愿团队来到爱心粥屋。他们分工明确,淘米、洗菜、准备馒头……只为帮环卫工人、孤寡老人、残疾人、流浪人员等弱势群体,能吃上一份爱心早餐。 “我是在东风渠干环卫的,早上4点就出来干活儿了,饿了来这里能吃上口热饭,管饱!”年过六旬的王师傅说。 “这儿的饭吃着有家里的味儿,还能和老伙计们聚在一起吃,有意思!”老家开封杞县的周师傅说。 郑州最早做爱心免费粥屋的是68岁的蒋爱荣老奶奶。她在广电南路做免费爱心粥屋将近三年,一座简陋临街门面房里,蕴藏着大爱。蒋爱荣奶奶说:“我们不图名、不图利,就想着让更多人心中感受到温暖。”受她的影响,现在爱心粥屋遍布河南很多地方。 爱心粥屋因为离我家很近,每天早上6点就有一百多人就餐;每天有很多志愿者默默付出自己的一份善心;虽然人多,但秩序不乱,还没有吵闹声,所有人充满敬仰之心。 妈妈深受影响,我们每天5点起床,到粥屋做志愿者。大家身穿红马甲在粥屋门前举起紧握的右手,进行爱心宣誓,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自豪、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志愿者有的盛饭、盛菜,有的端菜、送馒头,把饭菜送到每个就餐的环卫工人手里。我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给环卫工人们分发馒头。连续两年了,我每年都会把我的一部分零花钱捐给粥屋。妈妈还加入了爱心粥屋日行一善红包群,捐助爱心红包,有很多爱心人士加入这个行列,积少成多,用于爱心粥屋的正常运转,帮助更多人。 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都争着来做志愿者,很多爱心人士还捐赠米、面、油、菜等爱心物资,令我们备受鼓舞,充满力量。因为他们想做的是一种常态化慈善。“常态化慈善”也就是“天天做”,而不是“一阵风”慈善。粥屋的发展,需要奉献的精神,需要无私的爱。包含着志愿者每天凌晨3点起来辛苦付出,包含着爱心人士默默无闻的资助支持,也包含着社会各界在爱的路上,一路同行…… 当更多人通过善行表达善心,一年四季免费施粥的爱心粥屋,如一扇窗,让人们感受常态化的慈善。让我们一起唤醒每一个人心底的爱,传递爱,播撒正能量! 指导老师李艳云
[正文结束] |